|
图书工作室 讯: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南大社立足南京大学的优质资源,面向江苏、面向全国,在重大选题的组织和策划上抓住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特色板块。“十二五”期间,南大社有20个项目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数量位居江苏省出版社首位,在全国综合高校出版社中名列前茅。
不久前公布的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规划中,南大社有12个项目入选,数量在江苏省内出版社中居于首位,在综合性大学出版社中也排在前列。这些项目中有面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研究、重大社会经济文化研究组织的选题,如《南海文库》《钓鱼岛问题文献集》《我国沿海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战略及生态保护研究》《非洲资源开发与中非合作能源安全战略研究》等;有整合南京大学校内外优质资源,彰显母体大学学科特色的项目,如《中华民国史》、“两岸四地”68位历史学者合撰的《中华民国专题史》(18卷)、入选抗战重点选题和抗战图书目录的《南京大屠杀全史》、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中西哲学比较史》等;也有不少大型文献整理项目,如《全清词》《全清戏曲》《国民政府司法公报》《汪伪政府司法公报》等。
在国家级项目和奖项中,南大社有5个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改革项目库;3个项目入选财政部文化产业基金,6个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个项目入选国家古籍出版基金,6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在国家级重大奖项中,南大社在“十二五”期间共获得3项中国出版政府奖(其中2个正奖,一个提名奖),6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一个图书正奖,一个电子音像正奖),有2种图书入选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1种图书获评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组织和出版,极大地提升了南大社的学术影响力,特别是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南大社基本发展成为中外思想家、文化名人的评传出版基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出版高地。
在具体经营中,金鑫荣也坚持认为,大学社不能忘了大学出版的“初心”——做精品学术出版。他说:“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我们同样可以说,‘大学社非大码洋之谓也,乃精品力作之谓也。’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作品,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许多成果值得我们去好好总结;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有待我们去发扬光大。”
因此,他坚持要求南大社牢牢抓住精品学术出版这个核心,坚持以学术出版为主体,教育出版和数字出版为两翼,即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在“十二五”期间,以此为主轴,实现出版社的转型升级和综合效益的提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出席南大社新书发布会
编织知识服务的“蜘蛛网”
坚守学术的同时,金鑫荣并没有忽视互联网时代出版风向的变化。拓展传统出版之外,金鑫荣带领南大社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数字化平台项目的构建,为南大社的转型升级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依托南京大学优质的学术资源和雄厚的人才力量,整合各院系的数字出版资源,着力建构了一批优质的数字化出版项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