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分析图书编辑如何完成好组稿任务

[ 来源:佚名    点击数:846    时间:2017/2/5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分析图书编辑如何完成好组稿任务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逐渐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图书出版行业竞争形势的激烈,而此时图书编辑的策划和组稿能力,便成为了影响图书出版商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也受到了业内人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则主要针对图书编辑如何完成组稿任务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283929.htm
  关键词:图书编辑 图书出版商 组稿任务
  组稿,就是组织稿源,也即是编辑人员按照图书的选题策划的要求,从大量的作者队伍中选择其所需要的书稿,并且进行有效的组织。影响出版社综合竞争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其产品的质量,也就是强有力的策划与组稿。但是当前的问题是,很多出版社在大力强调选题策划的过程中,却忽略了组稿工作的有效开展,而组稿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便是出版社是否能够取得市场先机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甚至可以说,图书编辑的组稿能力直接关系着出版社是否能够保持正常的运作,因此,应当充分重视突出编辑的组稿能力,以及其组稿任务的完成销量。通常情况下,组稿分为四个阶段:寻找目标作者阶段、签订合同阶段、稿件催收阶段和稿件确认阶段,要顺利的完成组稿任务,对图书编辑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下面笔者将分别阐述。
  一、组稿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1.对信息广泛的获取能力
  图书编辑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其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图书的受众定位和功能定位给是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着选题视角的确定,所以,图书编辑要时刻关注各个领域的信息变化,包括社会信息、行业信息、读者信息、市场信息以及出版社内部的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是影响图书策划和选题的重要因素,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的利用与协调,对现有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能够保证组稿任务的顺利开展。
  2.信息处理能力
  当图书编辑通过各个渠道获得了广泛的信息,还应当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与运用。一方面,应当能够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进行判断,确定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毫无价值的信息要及时进行剔除,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对于信息的时效性也要进行科学的判断,运用最新的信息为组稿工作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要能够对信息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选题领域,对相关的信息以及资料进行整理和策划,为寻找作者奠定一定的基础。
  3.思维创造能力
  组稿编辑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自己这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能够进行充分细致的白我分析和环境分析,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劣势中寻找比较优势,从而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然后在比较优势点上努力加以扩展,就能慢慢地将比较优势发展成为绝对优势。同时,组稿编辑还要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人脑在过去感知的基础上对感知过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创建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创造的重要条件。组稿编辑应该掌握各种想象方法,如原形启示法、类比法、联想法等,以创造性的想象为创造性的思维服务。
  4.具备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预见能力
  策划选题是组稿编辑对未来出版活动的决策和设计,这就需要策划主体对策划客体的走势具有相对超前的预见和把握。有研究领导者科学决策问题的学者指出:“强烈的超前意识,准确地预测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切实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决策的基本功。作为领导者,每时每刻都不可忽视培养和运用超前意识。决策有了超前性,就可避免在工作上走弯路,争取主动权。”其实,组稿编辑在对策划选题的决策,同样也是这个道理。虽然预见性是进行科学决策的一个前提,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预见性基础上的带有超前性的决策,要符合客观事物本身所具备的条件和许可范围,符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毫无根据地操之过急,否则会欲速不达,导致选题策划的失败。
  二、组稿任务的具体实现过程
  1.寻找目标作者阶段
  当图书选择策划完成后,急需既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寻找作者、寻找什么样的作者,通过他们的稿源来完成选题策划。寻找目标阶段可以说是组稿任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通常情况下,寻找目标作者可以参考以下两个途径:第一,通过对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咨询,由他们进行推荐,这样便能够更为容易的获得相关的稿源。图书编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往往都会积累一定的作者资源,当遇到一个好的选题,却发现其所掌握的作者资源中找不到合适的完成者时,便可以考虑向相关领域的作家询问,他们也许能够帮助编辑找到合适的作者。第二,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来获得作者的信息。当遇到一个新的选题,而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信息时,便可以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查阅,包括图书、网络、报刊等发布的相关领域的文章,如果该文章与选题相似,便可以对文章的作者进行查询,这样能够更了解作者的文风与特长,确定其是否符合该选题。
  2.签订合同阶段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也是真正考验编辑能力的阶段。当找到合适的作者之后,便可以与该作者取得联系,联系作者的方式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或者是由中间人引荐的方式。与作者取得联系,便针对该选题与作者进行沟通,如果最终能够达成共识,便需要进行合同的签订,这个过程便称之为签订合同阶段。虽然能够找到相关选题的作者,但是与作者进行沟通,并且说服作者答应这一写作任务,并且最终签订合同,这个过程十分艰难的。作为图书编辑,首先应当对作者的出版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出版社,如果在其他方面拿不出有利的优势,便需要在选题和沟通方面加强,利用选题的特色吸引作者,并且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使作者产生合作的意向。对于作者来说,如果能够与其进行面谈,一方面能够使对方感受到来者的诚意,体现出对作者的尊重之情,这样也容易与作者进行更进一步的沟通;另一方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对作者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容易判断面前的作者是否是合适的人选。另外,通过每一次的诚意交流,都能够为下一次的合作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是签订合同阶段的第一步。   编辑与作者建立起良好的够沟通,便是考验编辑基本工作能力的阶段。一般在约见作者之前应当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选题的详细情况、作者的专长领域,如果能够更多的了解作者的信息,便更有利于与作者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建立,也能够显示出对作者的了解和尊重,增强作者的好感。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先将选题的意义和策划进行简单的描述,然后再请教作者有何看法,如果作者提出意见也未尝不可,这有利于增强选题的专业性。通过一次沟通就能够顺利签订合同的情况少之又少,通常作者都会表示要考虑一下,因此编辑需要跟进,进行多次的沟通,如果最终能够达成协议,则可以完成合同的签订。如果最终获得作者的婉拒,也要友好的告别,表示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合作。
  完成签订合同的环节之后,尤其是针对没做成功的作者,编辑应当做一定的总结与思考,失败的原因何在?是因为选题不够新颖?还是因为选题与作者的专业不合适?还是在与作者的沟通过程中存在不足。对于作者的谢绝原因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够对日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经验参考。
  3.稿件催收阶段
  合同签订完成后,作者就要开始写作,这时的编辑并不是可以完全无忧的等待,能够如约主动、按时交稿的作者并不多,大多数的作者都无法保证按时交稿,因此就需要编辑的跟进,督促作者如期交稿,因此这一过程也称之为催稿阶段。在催稿的过程中,编辑要注意存稿的时机和频率,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容易引起作者的反感;而催稿的频率过低,又无法起到督促的作用,所以需要编辑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掌握。一般催稿的频率,可以根据合同的期限,平均一个月或两三个月催稿一次。当然,催稿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技术,有的作者会因为催稿产生逆反心理,有的作者却会因为催稿而快速的完成任务。有效的催稿与编辑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能够对一段时期内作者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便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催稿方法,提高稿件完成的效率。
  4.稿件确认阶段
  作者按照合同将书稿交到出版社之后,编辑还需要对稿件进行审查,确定其是否达到合同中规定的要求,判断其是否需要编辑进行加工,这个过程也称之为稿件确认阶段。如果编辑受到的稿件经过审阅达到了合同中规定的要求,便能够顺利的进入编辑加工程序中,这时也代表着组稿任务的完成。但是,如果作者上交的稿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完整等问题,应当及时与作者取得离线,并且返还给作者进行修改,这样能够保证后续的编辑加工工作顺利完成。偶尔也会遇到较为糟糕的情况,有的稿件经过多次修改仍然无法达到要求,或者是与当初的思路完全不符合,或者是由于其他原因而无法顺利出版,则要考虑放弃,避免对出版社信誉和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结束语:
  总之,组稿工作是现代图书编辑所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有效的完成组稿任务,首先就要求图书编辑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针对与图书编辑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掌握,这也是完成组稿任务的基本保障。同时,组稿编辑要针对组稿的不同阶段采取有效的策略,面对组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只有具备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并且掌握有效的组稿方法,才能够保证组稿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来继文.试论信息时代图书编辑的执行力[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2]韩玉堂,王曙光.出版社组稿编辑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编辑之友,2005(06)
  [3]何晓红.浅议图书编辑过程中策划与文编的有限分离[J].编辑之友,2010(01)
  [4]王玉荣.图书编辑如何完成好组稿任务[J].出版发行研究,2008(07)
  [5]刘泽海.论图书编辑的“双效”意识[J].铜仁学院学报,2012(01)
  [6]刘辉,黄道见.图书选题组稿TQC(全面质量控制)模式初探[J].大学出版,2003(04)
  [7]朱丹.浅谈编辑工作的创造性[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7(06)
  [8]李长惠,刘颖果.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J].编辑之友,2009(08)
  [9]韩姗姗.图书全程策划的实务与技巧[J].出版科学,2011(06)

[1]

  • 上一篇文章: 实体书店的3.0时代

  • 下一篇文章: 浅谈图书组稿的流程与方法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38]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18]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3]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39]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6]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5]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109.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