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微博问答的姗姗来迟,意味着内容付费只是门“小生意”

作为付费问答领域的最大变量与最后入局的玩家,微博问答于12月16号姗姗来迟。
在很多人的预期中,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明星大V、意见领袖最为集中的地方,微博问答的上线,将对依靠微博“挖墙脚”蹿红起来的分答形成碾压之势,也意味着内容付费市场将出现新格局。
的确,微博问答的产品形式与分答异曲同工:粉丝向大 V 付费提问,大 V 通过撰写文章的形式回答,任何粉丝都能付费 1 元围观答案。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说,当微博走了分答的路之后,分答似乎将无路可走。
然而,从微博问答不紧不慢的测试—发布节奏、低调的自然传播、深埋的问答入口来看,微博无意在内容付费领域迅速后来居上,让其他玩家无路可走。微博问答在12月仅仅向500名自媒体人开放,而且开放对象也并不是会产生“炸裂”效果的娱乐明星等超级大V,而是粉丝数在十万、百万级的垂直专业大V,走的也不是“偷窥偶像隐私”的娱乐路线,而是专业级答疑解惑的知识路线。
毕竟,对于娱乐明星、网红大V来说,影响力、传播度、互动率显然比些许问答收入更重要,它们才不会在自己与粉丝之间树立付费门槛。他们可以在分答等“边缘平台”试水尝鲜,然而不会在社交主阵地搞付费门槛。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微访谈这样的开放式互动。
而之所以只有图文回答而没有语音回答,微博CEO王高飞的解释是:(语音)没法检索,且降低了传播率。

虽然我在《“改变世界,而后被世界抛弃”,这个魔咒继续送给Twitter》中曾经对比过Twitter与微博产品的产品思路:Twtter重传播,微博重互动。虽然微博与最初microblog的形态已经相去甚远,然而微博相比微信的优势就是开放传播带来的粉丝与兴趣群体集聚效应。微博对于“付费墙”对于传播率与互动率的影响慎之又慎,毕竟微博不是要做分答那样的“粉丝消耗者”,还要为大V源源不断带来新粉丝。所以,语音这种形式被果断放弃了,而且微博问答在过了收费期之后就可以免费传播。
实际上,分答从一开始到现在都面临着“传播率”的问题,语音回答就像一个内容不可见的”黑箱“,很难实现自传播,结果就是答主一旦不在社交平台上推广,这个回答很快就会沉底,无人问津。而答主只能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回答那些早已答过的问题。这也就是分答一直在鼓励答主精选回答,供用户免费收听的原因。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