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文化传播需“接地气”,传统文化遇见互联网或成超强IP
说到传统文化IP,主要包括实物、习俗、文本等几个方面。故宫本身包含的悠久历史文化极具吸引力,关键是如何通过互联网使这种吸引力能够辐射到更多、更广的受众群体。以故宫为例,目前故宫在文化创新方面有着一群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设计师,做出了许多“魔性”的产品,让不少受众中了传统文化的“毒”。
从文化层次来说,传承是极为重要的。要做这方面的产品,必须具备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匠心。从创新层面来说,做出来的产品又必须“接地气”。可能传统的一代人还无法接受当前这种方式,认为这是不尊重传统文化,甚至是在恶搞。
但是,时代在发展。所谓革新,就是用当下主流一带能够接受的途径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了解历史,这才是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对于当前的一代来说,互联网就是最“接地气”的传播途径。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会在新媒体的推动之下有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式,上文提到的游戏、周边、微电影都是这种发展方式在某一方面的体现。
不过,在互联网方面,传统文化仍然有不少薄弱的环节。
例如故宫现有的两个官方微博。故宫博物院的粉丝有208万,而故宫淘宝的粉丝仅为58万。故宫博物院的微博日常是发布故宫动态和文化藏品普及,而故宫淘宝则发布一些“有毒”的买家秀与卖家秀的互动。
奇怪的是,粉丝较多的故宫博物院人气反而不如故宫淘宝高。原因在于故宫博物院与粉丝的互动环节较薄弱,对于平时微博里展出的藏品,大众更多的感受是“不明觉厉”,却并不知道要评论什么,更没法产生什么感悟。
而故宫淘宝则显得更加“接地气”,内容活泼,自我调侃不在少数。粉丝参与互动的点比较多,活跃度也相对较高。
由此可以感受到“接地气”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固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但是将这种内涵和影响力转变成商业价值,互联网行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不论是博物馆还是互联网企业,都是在摸索中前进。
当传统文化遇到互联网行业,就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目前的表情包、手游和网店都只是一种最初的尝试。未来,互联网企业和平台对于传统文化IP资源的争夺会变得愈发激烈,传统文化也会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向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超强IP。
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2420876.html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