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上海交大社:建立东京审判数据库,是要说出中国的声音!
编者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简称“上海交大社”)建立的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简称“东京审判数据库”)是大学出版社建立专业数据库的典型案例。对此,《出版商务周报》专访上海交大社副社长宗德宝,以期为业界带来借鉴与思考。
2016年,上海交大社又推出了一款专业数据库出版物——东京审判文献数据库(简称“东京审判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一经推出便获得诸多荣誉,也受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上海交大社官网的数字出版页面上,赫然写着“专业数据库是我社的重要战略方向”,的确,东京审判数据库的推出证明了上海交大社的专业,也让这一数据库成为了大学出版社里不能不提的优秀出版物。
东京审判数据库花费了上海交大社5年时间,在这5年内,上海交大社广集社会资源,收录了英文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日文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证据文献》;搜集庭审现场、人物等照片约700幅;视频资料共计6600多分钟。并支持多个语种,设有多个子栏目,多种检索功能。
丰富详实的数据库内容,让多位领导及专家学者都对“东京审判”相关出版物给予了肯定与支持,认为出版社利用专家的优势,对东京审判进行挖掘、整理,在翻译、出版方面走出了高质量、高效率的道路,并且打破了语言的壁垒,助力中国学者,填补了历史空白,是铭记中国历史的好作品。
建立数据库的初衷与特点
出版商务周报:很好奇为什么上海交大社瞄准了东京审判这个选题?又是什么原因选择了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出版?
宗德宝:到现在,东京审判已过去几十年了,但人们对战后纽伦堡和东京两大审判(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特别是对东京审判的质疑声仍未间断。现如今,如果我们在面对东京审判的否定议论时单以“正义的审判”的“大义”作为立足点,恐怕已不足以真正掌握话语权。
上海交大社建立东京审判数据库首先是希望能发出一个有说服力的“中国的声音”。再者,我们通过多年的职业敏感也能判断出“东京审判”是一个较好的出版选题。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