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新民说成立之初,以法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类图书为切入点进入市场,范新特别强调,“新民说并不是局限于此,而是以此为轴心,聚焦于所有极具社会关怀与人文精神的人文社科作品。”2013年成立至今,从两三人到6人成立编辑室,到分社建立,再到今年6月,主要运营“新民说”品牌和人文分社的深圳贝贝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如今的新民说团队已近20人,共出版了80多种图书。范新介绍道,自2013年“年度十大法治图书”开始评选至今,30部获评图书中有8部来自新民说;此外,有20多种新民说旗下图书曾获得各大机构和媒体评选的“年度十大好书”,超过其出版图书的25%。“我们出版图书的品种数并不算多,但始终坚守人文性、学术性和思想性齐备的宗旨,要求关切历史、关切当下,出好书、出精品,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和影响力。”范新表示。
今年10月,“新民说·大观文丛”获得了亚洲重量级奖项——坡州图书奖·策划奖(The Planning Award of the Paju Book Awards)。范新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新民说自创办以来,致力于公民性道德观念的成长。从1840年始,中国最关切的是‘如何构建一个现代国家”,而要成为现代国家,首先必须有现代公民和现代政府。这与新民说和‘大观文丛’的关切紧密相连。而这一切才刚开始,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孩子出好书,延伸读者群
在广西师大社30周年社庆之际,魔法象童书馆创始人、桂林“魔法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柳漾即将升格为一名父亲,张艺兵笑称:柳漾将成为真正的“象爸爸”了。
到2016年年末,“魔法象”这个童书品牌也即将迎来2周岁的生日。柳漾说,切入少儿出版领域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为了更多人与书的相遇,希望将广西师大社“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出版理念落实到人的最初阶段,也就是儿童阶段,“那些受到广西师大社图书滋润的人们,我们希望他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也浸润在同样优秀的品质和品位当中。”对于这位“象爸爸”而言,出好书,出好的童书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希望把对的书推送到对的人面前,而成立“魔法象”品牌的另一个出发点,就是希望能让阅读成为千千万万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如广西师大社30周年社庆时举办的分享会主题——“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谈及品牌经营,柳漾谦虚地认为“魔法象”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品牌,还不能像“格力”“美的”那样为人所共知。但经过两年的努力,魔法象童书馆已经叩开了童书出版的大门,主要针对0-12岁的孩子开发选题,出版了120余种图书,发货码洋达4000余万元,在竞争激烈的童书市场争得了一席之地。做童书,魔法象童书馆一直坚持“引进先行,原创跟上,重点经营作家,打造每一个适合的个人品牌”的原则。
谈及打造品牌标签的心得和经验时,柳漾介绍说,首先,“魔法象”十分注重主题策划,例如,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陪孩子读书都是妈妈的事情,而“魔法象”则扭转思路推出了7-8本“爸爸系列”图书,鼓励爸爸参与亲子阅读;另外,还策划了“金钥匙”系列桥梁书,聚焦7-12岁的孩子,以亲情、友情、梦想、成长为主题,涵盖小朋友的生活和心理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从亲子共读过度到独立阅读。其次,“魔法象”经营的不仅是童书,更是作者,每一年“魔法象”都会产生一位年度作者,如2015年是克罗地亚的安德烈,2016年正在中国巡讲的法国新锐图画书作家贾科莫。“无论是主题图书还是年度作家的作品,虽然现在是一本一本地做,但假以时日我们会一波一波地推出。”
关于品牌运营的心得,柳漾说,首先是找准定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地出好书,出适合品牌定位的书,“围绕品牌核心,让周边的资源向同一个点靠拢。”其次,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他谈到,“有一部绘本叫做《小步走路》,我希望‘魔法象’也能一小步一小步地陪着孩子往前走。”他认为,当下已经不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对于童书来说品牌营销很重要,但不能激进,不能哗众取宠,在大家普遍求快求大的时代,柳漾认为或许放慢脚步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至于“魔法象”的未来,柳漾说,可能会尝试体验式实体书店,也可能会涉及文创产品,“不管怎样,大家都奔着一个方向打造一座百年老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