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熊猫的故事》特别之处,在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组织了一支国际化强强联合的创编团队。日本福音馆资深图画书编辑、旅日华侨华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长唐亚明是本书的文字作者,而“国宝”的那些憨态可掬的形象和温驯可爱的神态则出自日本著名铅笔画家木下晋之手。喜欢图画书的读者一定能从画面的光影和笔触中捕捉到木下晋的另一本图画书《阿春奶奶的手》的神韵,跟那本书一样,《熊猫的故事》的装帧设计同样由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杉浦康平担纲。图书责任编辑则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黄金搭档、曾合作编辑过《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魏钢强和彭学军。
为了还原真实的大熊猫,作者专程前往四川大熊猫基地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创作写生。在熊猫的故乡和珍贵的大熊猫亲密接触,画家木下晋按规定情境完成画作后,仍然无法抑制创作的冲动。一幅幅精彩的画作让唐亚明难以割舍,不得不考虑重新调整故事。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认为,这是继波兰著名插画家麦克·格雷涅茨之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国外作者的又一次成功合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一直站在宣传中国文化的高度上看待版权输出,《熊猫的故事》的出版表达了在走出去问题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一直强调和追求的方向。 (童心) ■名家评介
真实的力量强大深远
松居直(日本“图画书之父”):我看到这本《熊猫的故事》时很震惊。我从来没看过任何一个国家出版过这么出色的熊猫图画书。真不愧是中国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甚至可以说,真不愧是二十一世纪的图画书。
按世界标准来看,这本书不论是故事还是绘画,不论是编辑还是装帧,都是一流的。我从这本书中感觉到了熊猫的呼吸,闻到了熊猫的气味,看到了熊猫的眼神,认识了熊猫的动态,也体会到了熊猫的情感。
书中描写的是自然界里真正的熊猫,而不是那种人为的、拟人的、动漫的、貌似可爱的玩具式熊猫。我相信,真实的力量最强大也最深远。孩子们从小接触真东西,其意义不可估量。
对于人类来说,生命是最宝贵的。活着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这本书没有试图教给孩子什么大道理,也没有刻意取悦迎合读者,但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大自然中鲜活的生命。读者的思维遨游在广阔的空间里,通过熊猫的日常生活体验生命的美妙,从而更直观地领悟人类和熊猫以及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这一人文理念。
我认为,这本图画书的创作和出版开创了新时代图画书的新路。我希望男女老少都喜欢这本书,从中得到生命的力量。
杉浦康平(平面设计大师):用黑白图画书表现熊猫是个很好的想法,熊猫本身就是黑白相间的。黑白是对立的两极,又是统一的整体;既相反极端,又交叉交流。可以说,黑白是万物之本原,是最根本的颜色、最根本的状态,也是文化的脊梁骨。
我对《熊猫的故事》的装帧,是怀着对黑与白、对大自然、对熊猫的畏惧之念进行的。我注意顺应阅读的节奏,按照绘画的走向,随着空气的流动去安排文字,而不是简单地把它们堆在一起。在黑白画面中加入红色的文字,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充满活力的血液的流动,以此来感受生命。
汉字是中国伟大的发明,它最早被人们写在动物的骨头或是木片上。汉字绝不仅仅是线条的组合,它的每个字、每个词都有自身的呼吸和跃动感,是活的,是有意义的。但是,现代设计往往忽略汉字的这些特点。我希望优美的汉字和它的生命力世代相传下去。我在这本书中选用中国的楷体字,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我加工了手写的毛笔字作标题,并按照阅读的感觉安排了它们的位置,这也是设计上的一点技巧和功夫吧。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