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向读者推荐20种好书

[ 来源:佚名    点击数:777    时间:2015/8/16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向读者推荐20种好书

面向大众普及《资治通鉴》

  □郭志坤

  从以史为鉴的角度看,在浩如烟海的传统史学著作中,《资治通鉴》是最直接地将学习历史和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结合在一起的史学巨著。

  《资治通鉴》记述了上起战国初期下迄五代末年共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虽然《资治通鉴》已经将1300多年的历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而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其文字也属晓畅易读,但这样一部294卷、300万字的鸿篇巨制,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仍有望书兴叹之感。

  姜鹏先生的《德政之要》一书则对《资治通鉴》作了浓缩,且选择了德政的角度,以20万字的篇幅,从修身、齐家、治道三大主题对《资治通鉴》作了编排和解读。书中有精当的归纳提炼,有精彩的正反面故事,并将古文与白话结合起来,既含有《资治通鉴》以及《论语》《孟子》等古代经典的原文,可以让读者直接贴近、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作者的通俗性解说和评析,可以让读者轻松地了解历史上的为政之道,对阅读古文有些吃力的读者也能够理解《资治通鉴》的精髓。可以说这在史学大众化、普及化方面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尝试。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

  姜鹏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宏观角度阐释抗日战争

  □李树泉

  从学术意义上来讲,中国大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历史并不长,大约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而当时,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为契机,极大地推动了大陆抗日战争史研究,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专著。由何理编著的《抗日战争史》,无疑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部。

  该书突破了僵化的思想观念,合理解说了国共关系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全面评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及其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作用,从而构建了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研究的基本框架。

  史学研究,常议常新,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虽然初版的《抗日战争史》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再版的时候,作者何理根据新披露的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较大的篇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将原书名《抗日战争史》更改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更加突出了抗日战争的全民性。之后,何理开始注重从抗日战争的整体性、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关系的角度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从更加宏观的角度阐释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在学界可以说也是具有开创性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

  何理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重新找到道路

  □张生

  刘庆邦的《黑白男女》,既展现了生活的残酷,也预示了生命的坚强。因为死者已逝,生者却要继续。而这一重担就落在了几个矿工的妻子及其亲人身上。小说主要围绕着因矿难不幸失去丈夫的3个年轻女性是否选择改嫁展开,她们都努力“挖掘自己的力量”,并试图在改变了的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道路。可以看出,这个世界里男女们的生命是粗粝的,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却是认真的。

  虽然这部小说以悲剧开始,可却始终洋溢着一种温情。这种温情,不仅是小说人物彼此之间那种相濡以沫的情感,也是作家本人情感的折射。当然,刘庆邦并不回避其间出现的人性的卑劣与生活的悲凉,可这同样是人世间的一部分。所以,这部小说里没有至恶的人,只有因情势改变而变恶的人。当然,他们能变恶也就有可能还会变好。作者尤其善于运用对比的写法,这不仅体现在小说的题目《黑白男女》的对照上,也体现在作为小说活动的场景融合了乡村和城镇的矿区上,更体现在对具体的人物及情节的塑造与推动上。

  这部小说的语言虽然直白清浅、活泼俏皮,有很浓的生活气息,但却并不失之鄙俗,反而有一种雅致的文人气。我想,或许中国的煤矿也会因刘庆邦的努力,成为永恒的文学世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而生活在矿区的那些坚毅的人也将因而拥有永恒的生命。

  《黑白男女》

  刘庆邦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对新疆的独特审美观察

  □邱华栋

  沈苇是个好诗人,当代杰出的诗人。他20多年前从浙江来到新疆,写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文化视角的转换,使单纯的江南才子沈苇,变成了一个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更加浑厚的学者型作家和诗人。

  这一版《新疆词典》是新的增订版,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浑厚、诗性和生动的沈苇,以及他所描绘的历史和当代如此丰富的新疆。的确,如何描写新疆,已经变成了与新疆有关的作家艺术家很迫切的事情了。

  沈苇笔下的《新疆词典》111个词条,是一种结合了人文历史、地理、文学和诗歌,以及个人生命体验的综合书写。

  在《新疆词典》中,中亚文化和历史,山川和风物,动物、植物、食物、人物,是那么的生动,信息量准确,带有沈苇这个诗人处理过的一种温度和他对语言本身的敏感。新疆的人文历史、地理风物,我很熟悉,但阅读沈苇的这本《新疆词典》,竟然常常给我带来一种陌生化的阅读美感。这是将我熟悉的东西以诗人的语言和视线,再度重新处理过的一种感觉,实在是有一种美不胜收之感。

  《新疆词典》

  沈苇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恋上生活恋上书

  □蒋俭

  书,有时站在书架上,有时躺在你手中。天天和它的身体亲密接触,但你又是否知道,这样一本书是怎样逐渐成为实体的吗?书的版型该如何选择?开本该如何制定?内文版式该如何设计?页数该如何计算?什么样的纸张更适合表现图书内容?什么样的装订方式更便于阅读?它又是怎样被印刷成形的?

  日本著名编辑松田哲夫,就是一个爱书狂,他不仅爱编书、设计书,对作为具体物件的书籍也深深着迷。他带着日本人对事物穷究到底的认真劲头,与手绘插画家内泽旬子联手,带领读者从拆开一本书开始,一探装帧、手工书、纸张、印刷的奇妙世界,开始一次书籍世界的奥德赛之旅,结集成了《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这本书。他不仅进入各个现场参观考察并实践参与,还直接访问了各个环节中的专业人士。

  松田哲夫细致的文字描绘,配合插画师内泽旬子的优雅线条,把具体过程用文字和插画同时表现出来,如同一本带着感情的说明书,字里行间,都是对书籍本身的敬意。对于读者来说,不仅能从中了解到书籍的制作过程,更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对于作为代表知识和传承的书籍的尊重,可以到达怎样的一个程度。


  《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来的?》

  〔日〕松田哲夫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平常语言阐述书法高境界

  □孟昌明

  在20世纪的书法演变过程中,林散之算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在汉魏碑刻里面做足功夫,又随恩师黄宾虹学画,画外的学问和见识,加上六朝温润的烟水气息,林老的书法便多了返璞归真的天机。

  林老弱听,在和故友、学生的交谈中常常选择笔谈。软质的铅笔有毛笔的流畅亦有硬笔的规范,既给了林老诗兴表述的畅快,也给了林老作为“理论”的逻辑制约。它少了纯口述的散漫,多了思考的余地。《林散之笔谈书法》在这两个层面细致地展现了林老的美学见解和情怀,没有现代文艺批评的流行奢华,却在这委婉的、如家常话一般的语言里阐述着书法精神的高境界——“草字要让得开,如鸟从树中飞过而不碰一片叶子,如蛇在草中穿行而不碰草。”“把气纳入纸中,把生命融入笔墨中,体现生命的跃动,则不会甜俗。”汉魏以降,书法史上得生命本真的朴素当是书法艺术批判的重要依据。林老的慧目盯住的并不是书法形式的竖横撇捺。

  一本并不厚重的小册子说的是林老对书法艺术的高度见识,也窥得出先生于书法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拳拳之心。相对于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书法美学典籍,这一本家常话语直截了当触及书法的真髓,是书法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一本不可多得的良著妙说。

  《林散之笔谈书法》

  林散之 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以诗意笔墨写沉重人生

  □刘绪源

  《飞越天使街》是青年作家舒辉波的长篇小说。他很反感有些儿童文学作家热衷于浅薄搞笑、一味迎合少年人“轻阅读”的倾向,他要以自己的作品说话。本书就是一部直面人生的有力之作。

  他把人生的甜酸苦辣和社会的光明黑暗全都纳入心胸,全部沉浸于文学的波涛中,然后再以饱含真情的文字,铺展他的故事。他写一位先后收养了8个孤儿的捡破烂的“妈妈”,独自将孩子们带大;孩子长到13岁左右,一个个自动离开,以减轻“妈妈”的负担;书中两位小主角在进入城市后被骗,他们历尽艰难,终于逃脱——他们心中始终有“妈妈”的爱,也有已从小埋入心底的智慧、力量和勇气。

  读《飞越天使街》会让人想起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但这部小说是从今天生活出发的有深度的创作。正因作家自己已遍尝人生百味,又有很高的文学才情,这才能将广泛收集的素材融入文学之流,在心里反复回旋后吐露笔端。所以,他写学生离校出走,却让人更留恋学校生活和同学间充满矛盾的友情;他写流浪儿被利用和控制,却让人更相信人间真情,相信人性之力难以战胜。作者将包含着沉重与黑暗的情节,都浸入一种真诚的诗意的笔墨中了。

  《飞越天使街》

  舒辉波 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三毛陪我们走过80年

  □张慰军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父亲张乐平已经是少年儿童出版社旗下《小朋友》等杂志的重要作者了。当时影响非常广泛的《三毛流浪记选集》,就是在1959年由少儿社编辑出版的,封面上“三毛流浪记”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是当时还未上小学的我写的。

  之后,在对三毛一系列作品酝酿和制作中,父亲的同仁们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不但整理出版了《三毛迎解放》《三毛流浪记全集》《三毛今昔》《三毛外传》《三毛日记》《1935年的三毛》《三毛新事》《三毛爱科学》《三毛翻身记》《三毛从军记全集》等10余部我父亲的作品集,还创作了图文并茂的《三毛大世界》《三毛的奇妙世界》《三毛与大师》等书,使“三毛”形象在小读者中间更加深入人心。今年,是三毛形象诞生80周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又推出了一本新的三毛漫画——《三毛百趣记》。

  这本书是从我父亲创作的《早期三毛》《三毛外传》《三毛今昔》和《三毛日记》中精选出部分内容结集而成的,是一本新的三毛漫画集锦。全书以“顽皮的三毛”“新旧三毛”和“三毛的新生活”3个篇章来讲述三毛的故事,展现了一个顽皮淘气、稚气可爱的小三毛形象。

  从我父亲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关于三毛的创作始终在追随着时代的脚步。从军的三毛、流浪的三毛、迎接解放的三毛、获得新生的三毛……如今,三毛已经陪伴着我们走过了80年。希望三毛能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三毛百趣记》

  张乐平 原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世界在变 音乐在变

  □陈鸿铎

  罗伯特·摩根作为曾在耶鲁这样的美国著名大学任职的资深音乐教授,无论在音乐创作、音乐分析和音乐美学方面,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他的《二十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自问世以来,在欧美各国的音乐研究和教学中成为一部关于20世纪音乐的经典论著。

  这本书的写作特征可用12个字来加以评价,即“三大结构”“二个重点”和“一个结论”。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2015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与国际图书节时间地点

  • 下一篇文章: 江西出版多维度创新版权经营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39]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18]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3]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39]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7]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93.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