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陈雪珂、张燕 找好理想与现实间平衡点
北京佳捷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集校对、排版、印刷为一体的文化传播公司。他们与中国农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团结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等十几家大型出版社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今年22岁的张燕和23岁的陈雪珂,就是佳捷公司的校对员,她俩干校对工作已经一年了。这两个小姑娘一个是学园艺的,另一个是学生物技术的,专业与校对工作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我学的是园艺,但我一直非常热爱编辑校对类的工作,并希望能深入发展。不过学园艺对我而言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探究,上学期间,我看了许多语言文字类的书籍。因为在这方面不停地积累,所以我才有勇气和能力申请校对这份工作。”张燕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道。她们两个人都是从网上找到的现在这份工作。“我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找工作前,并没有制定什么明确的职业规划,只是根据自己的性格,希望找一份人际关系比较简单又能让自己有所提升的工作,加上当时因缘际会,对校对有一种浓烈的兴趣,于是便在几个招聘网站上投了简历,经过几次面试后,获得了现在这份工作。”陈雪珂解释说。 对于从没接触过校对工作的她们,公司首先会对她们进行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在熟悉了基本的业务流程后,她们要想快速进入角色,就要不断地学习,当然向校对前辈们请教是最方便、最有效的入门方式。“还记得,我第一天参加工作时,拎着大包小包,刚来北京就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很开心,因为这给我在北京长期生活带来了莫大的信心和鼓励。后来我跟着前辈们学习了很多校对知识,慢慢打下了基础,现在已经逐渐开始上道了。”张燕笑着说。 就这样,两个小姑娘工作已经一年了,刚刚踏入社会的她们感受很多。张燕告诉记者:“工作压力总是会有的,然而每一次的压力都是动力,同事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去工作,这点深深地感染了我。很多人都说坐办公室的人走出去脸像平板电脑,疲乏困倦,但我和同事们却很享受工作中其乐融融的氛围,因为积累知识本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而陈雪珂在这一年里感受最深的则是心态的变化,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她说:“上学时,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可以无所顾忌地依赖父母。工作了,自己就真的长大了,应该自立,至少不能再成为父母的负担。对我而言,这一年感觉自己并没有做得很好,我现在要做的是给自己确定好目标,做好规划,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向理想迈进,直至把理想变成现实。因此,我觉得所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社会的路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走。”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