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修大普:有必要建立权利清晰的音乐版权库

[ 来源:佚名    点击数:324    时间:2015/4/26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修大普:有必要建立权利清晰的音乐版权库

□索尼音乐娱乐(中国)版权及法务总监 修大普

  从唱片业的历史来看,当我们还在磁体、黑胶、磁碟、CD时代的时候,唱片公司的赢利模式比较清晰。例如索尼公司有工厂和库存,可以很清楚地计算出实体唱片究竟卖出多少张,艺人该分多少版权费。可是到了数字时代,这一情况被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收入来源很多是转授权。其实实体唱片行业也有很大的转变,只有索尼还保留着上海的工厂,其他的公司已经不再发行、生产CD,我感觉版权已经脱离实体物料流转的模式,转为以转授权为主。

  在一些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认为,唱片公司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录了个音而已。但事实上,唱片公司所做的并非录音这么简单。唱片公司需要找词曲作者去邀歌,要预付费用;几大词曲公司也会年年涨价,一个精良的编曲者收费十几万元是很正常的事;表演、歌手、伴奏等方面,也需要唱片公司进行很大的投入,此外还要聘请制作人、录音师,甚至还要到国外制作母带,以及封面设计等成本。而最大的成本还是唱片公司最后的企划,以及在媒体投放广告……这些投入其实是巨大的,唱片公司想要把作品包装出来,每个环节的投入一点都不少,不亚于电影工业。

  然而录音制作者的收入渠道比较少。虽然国外黑胶唱片产业仍在不断增长,但我国没有黑胶厂,因为生产黑胶在国内的收入会很少。我们的收入渠道就只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和表演权等几个方面。

  音乐版权在数字环境下变得更加“无形”,因为音乐不再有唱片作为实体的依托。音乐版权就像空气一样难以管理。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我国的音乐版权库还比较混乱,作品究竟有多少、版权归属谁,常常搞不清楚。

  在这个体系下,唱片公司的作用仍然很重要。唱片公司应该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制造精品音乐来回馈社会。尤其是在现今数字音乐环境下,虽然唱片本身可能消亡了,但是唱片公司的优势是可以把分配体系建起来,比如词曲作者该拿多少钱,艺人该拿多少钱,唱片公司在这方面比较专业,也有望将行业体系捋顺。

[1]

  • 上一篇文章: 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因乐而动,为乐维权

  • 下一篇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 师生共读一本书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1]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19]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5]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39]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7]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