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中华书局首个读者开放日侧记
□本报记者 章红雨
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这一天,从未设立读者开放日的百岁中华书局,打开大门,向读者张开了欢迎的臂膀。让所有员工在这一天,用另外一种方式为读者服务,是中华书局举办开放日的初衷。
走进中华书局,一股书香弥漫其间。在“亲近传统,致敬读者”主题下,实物展览、名师讲座、经典诵读、古籍数字化演示……静态与动态结合中,着实让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读者目不暇接。
在出版精品展区,摆放有序的几十种中华书局版《论语》引人注目。线装版、繁体版、简体版、选注版、全注版、解读版,犹如百花,供不同需求的读者“采摘”。其中,《于丹〈论语〉心得》走出国门,在国外已出版31个版本。
在众多的读者中,81岁的楼宇烈、86岁的孙机、63岁的陈来3位来自国学界的先生,显得有些特别,他们既是中华书局的作者,又是中华书局版图书的读者。此次来中华书局,先生们的任务是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生生不息——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诵读现场,身穿中式服装的楼宇烈先生就怎么读书、读什么书的指导,博得了读者们的热烈掌声。在一楼临时休息处,孙机先生被要求签名、请教的粉丝团团围住,场面十分热烈。陈来先生的专题讲座,让现场的国学爱好者过足了瘾。
《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注意到,参加开放日活动的读者中,老中青都有。专门请假两个小时来参加开放日活动的李智告诉记者,她是孙机先生的粉丝。此次专程来中华书局,就是想向孙机先生当面请教。作为国学爱好者,李智透露,她每次向中华书局的新浪微博发问,都能得到答复,这也是吸引她购买中华书局版图书的原因。
读者喜爱国学,最高兴的莫过于国学推动者。孙机先生对记者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内容主要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阅读这方面的图书须有较多的沟通,才能理解精髓。如果读者开放日活动能一年年办下去,让作者、编辑与读者有更多的交流,对传承国学、弘扬国学会大有裨益。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