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江苏苏州太仓市的书香企业建设以“职工读书站”为中心,倡导“读好一本书、上好一堂课、学好一项技术、走好一生路、造就一批人才”为主要内容和形式。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工会共建成“职工读书站”199家,职工读书点418个,全市“职工读书站”拥有藏书75万册以上。
江苏苏州太仓市武港码头有限公司职工书屋建设于2009年7月全面启动,先后获得了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苏州市书香企业等40多项荣誉,该企业探索的“家中有站、站下有点、点旁有角、网络覆盖”的书香企业建设模式值得借鉴。
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易华介绍说,“家”是指职工之家,这里不仅有小型超市、健身房、台球室等生活娱乐场所,还设置了职工读书站、电子阅览室供职工看书、学习。“站”是指职工读书站,目前藏书4000余册,内容涉及哲学、文学、艺术、生活等20多个大类。“点”是班组读书点,把公司读书站和班组读书点的“站点”集合,确保班组图书常换常新。“角”是指读书角,做到时时刻刻有书在手边,分分秒秒学习在身边的良好氛围。为保证读书站书籍常换常新,公司每年会购买新书,也定期与总工会交换书籍,同时与太仓市图书馆联系,定期将图书流动大巴开进公司。
易华介绍说,公司每月定期通过短信信息平台向员工推荐阅读书目。近期,随着同名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小说也被列为推荐之列。
卸船机工班班长邹宜宝对这部小说就很有感触:“上高中时我就读过《平凡的世界》,当时是语文老师推荐的,恰逢电视剧在播,我又开始重读。想想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生活条件要比小说主人公好很多,因此,我们要更加珍惜和努力。”
作为一个生产建设性企业,在图书推荐比重上,除了用于生产的实用性书籍,在武港码头“职工读书站”,《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看到,文学类、生活类图书也非常多,易华说:“希望职工们多一些文化沉淀。”
在“职工读书站”的墙上,记者看到上面贴有很多职工撰写的读后感。1989年出生的张鑫就是其中一位作者。不久前,他在太仓市工会举办的“学习·创新·圆梦”的征文比赛中,凭借一篇《时间去哪儿了》,获得比赛二等奖,其内容是介绍企业班组学习方面的成绩。“我喜欢看励志类书籍,最近我看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就对我有帮助。在书中,我发现,年轻人的迷茫不是我一个人才有,通过这本书,我能慢慢地消解掉自己的迷茫,去更加脚踏实地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张鑫说。
除了日常阅读,武港码头还举办了读书分享会、主题阅读讲座、“武港员工讲坛”、“武港道德讲堂”等多种学习交流活动;普通员工也有机会走上讲台展现自我,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邹宜宝说:“我自己本身爱读书,公司的这种氛围让我更加喜欢阅读。”
孙晓东:书籍,你是我的眼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