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太仓新区三小:经典阅读在课间课外

刚一走进江苏苏州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百名小学生带来的“古诗韵律操”汇报演出,就让一同前来的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的几十位记者眼前一亮。看似一项非常新颖、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太仓新区三小校长张瑾颖的话语让人有些意外:“实际上,我们学校6年前就开始了这项活动。语文老师负责古诗的选择,音乐老师负责韵律,体育老师负责动作编排,孩子们边跳边吟诵,这样古诗词也就都记住了。”
走在太仓新区三小校园内,处处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在一段古典背景音乐声中,二(6)班的教室传来一阵阵抑扬顿挫的《三字经》吟诵声。二(6)班语文老师方霞说:“古诗文的诵读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书香、儒雅气质。”四年级的浦晓琦和汪子涵则说:“我们喜欢学习古诗词的吟诵,因为它比平时的语文教学更加有趣。”
说起普通的吟诵教学,其实还不足以说明太仓新区三小的特色。在这所学校,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吟诵,而且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唐调。唐调来源于太仓先贤唐文治大力提倡的一种吟诵方式,并逐步形成独特的“唐调”流派。巧的是,当记者来到这儿时,正赶上太仓新区三小语文老师、同时也是唐调继承人的周黎霞正在为孩子们上一堂关于唐调吟诵的兴趣小组课程。孩子们身着古装,手拿经书,席地而坐,在周黎霞的带领下,逐字逐句用唐调吟诵《秋声赋》,现场的古典雅韵感染了每一个在场的听众。“有机会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这种古诗文当中,体会这种韵律美、意境美,以及体会创作古诗文作者的人格美、精神美,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儿。”周黎霞说。
针对不同年级的实际情况,太仓新区三小在唐调教学上花了不少心思。在六年级研究性学习课程上设置了唐调研究,同时成立了读书俱乐部,进行楹联、吟诵、阅读、古诗、童谣考级,让唐调普及到每个年级。
为了更好地传承唐调,新区三小的师生们开始走出校园,定期在市图书馆、市名人馆举办讲座,让更多人感受吟诵的魅力,让唐调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唐调,这一带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吟诵方式,让太仓新区三小在兄弟院校当中颇具知名度。另外,楹联文化课程教学成为该校的综合实践品牌之一。2009年4月,学校专门成立娄江吟社工作室,下设“楹联”“吟诵”“书法”分社,学生在这里作对联、吟唐调、写书法。吟诗作联,使整个校园洋溢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氛。
武港码头:“职工读书站”解工作生活难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