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上海 实施精品战略 打造出版品牌
2012年,上海市计划出版新版图书11862种,比2011年同比增加12.8%,其中重点图书959种。
突出重大选题,紧抓“十二五”重点图书。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上海将出版一批形式新颖、内容厚重的精品力作。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新觉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精神》,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毛泽东思想辞典》,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国家命运》,上海中西书局的《红色起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稀见文献汇刊》等。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海各出版社也将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着力推出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研究成果。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辞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新课题及其实现路径》等。
同时,上海出版界将重点确保完成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项目,特别是列入总署400种精品图书的项目;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十二五”期间的出版工作,完善和充实“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做好中期调整,再开发一批重大项目,出版一批规划大、分量重、水平高、质量好的重点图书。
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出版品牌。在2012年,上海出版界将继续实施精品战略,在文学类图书上,既重视具有感召力、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的作品,又着力发掘有潜力的年轻、新锐作家的力作,着力拓宽题材视野和市场影响力。其中,在长篇小说方面,将推出韩少功的《远在天边》、孙皓晖的《大秦帝国》等,也将出版年轻新秀的新作,如滕肖澜《海上明珠》、张硕的《绝世猎手:西班牙囚徒》等。在外国文学方面,将出版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画像》、《尤利西斯》、《博尔赫斯作品系列》等经典作品。
在工具书、书画、音乐出版领域,上海出版界将继续坚持专、精、特的出书方向,同时,努力在财经图书等领域形成新的出书强项或恢复传统的出书强项。
此外,还将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选题的开发力度,及时吸收该领域的最新成果,策划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选题。如《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东方编译所译丛》等。
浙江 深挖传统文化 倾力艺术精品
浙江省14家出版社计划出版图书选题4757种,浙江出版人注重深度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打造艺术出版新品牌。
注重文化挖掘整理。如浙江古籍出版社的《浙江文丛》是一套全面整理出版浙江历史文化典籍的超大型丛书,2012年将推出近40种选题;另外还有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敦煌大字典》、《中华礼藏》、《今训汇纂》,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浙江文化通史》,宁波出版社的《宁波文化通史》、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李可染全集》等。华宝斋也将推出《乾隆版大藏经》、《徐文长文集》、《骆宾王集》、《水经注》、《唐诗会要》等珍稀古籍。
艺术类选题保持强势。浙江不仅有世界知名的中国美术学院和西泠印社,更拥有4家美术类专业出版社,这为打造艺术出版品牌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如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玺印篆刻史图录》、《中国绘画史图鉴》,西泠印社出版的《中国书法史图典》、《浙江图书馆藏名人墨迹精选》、《瓦当全集》、《西泠印社精选历代碑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的《开放·变革——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课程》、《绘画论:中国美术学院理论研究与实践博士论文选集》、《当代传媒动画国际论坛论文集》,浙江摄影出版社的《摄影:介于文献与现代艺术之间》、《中国当代摄影视野丛书》、《风光摄影大师班》等。
吉林 发挥地方特色 突出原创选题
吉林省15家出版社计划出版11856种选题,重点图书选题1763种。
吉林省出版界结合本省地域与民族特色,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吉版特色”。
地方特色浓郁。如吉林人民出版社的《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伪满故宫博物院建院五十周年系列》,吉林文史出版社的《关东文化》,东北师范大学的《东北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与策略研究》,延边人民出版社的《中国朝鲜族文化丛书》、《图片解说朝鲜族民俗》。
原创品牌更加突出。长春出版社的《民国思想流派研究丛书》、《东北亚国别研究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今年策划了《新时期汉语语法学争鸣大系》系列8个品种;时代文艺出版社与央视合作开发了《消费新主张》和《开学第一课》;吉林大学出版社跟踪国内外学术前沿,重点安排了一批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新兴学科、重点学科教材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重大科研成果的选题;吉林美术出版社策划了原创动漫《雏蜂》及《中国写实画派·青年画家创业版》等原创图书选题。
传承与创新并重 全力打造“十二五”精品
统计显示,在全国各出版社上报的2012年图书年度出版计划中,“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有450余项(2700余种),涉及200家出版单位,占《“十二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其中图书1700项)的26%,比2011年增加112项。其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类项目”200项(1377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项目”154项(490种),“六大子规划项目”96项(856种)。
“十二五”重点图书关键词:
积累
传承
创新
政治图书: 主题鲜明 理论和总结兼而有之
在2012年计划出版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中,有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相关研究的选题不在少数,如人民出版社计划在“十八大”召开之前出版的《列宁全集》第2版增订版,根据20年来《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使用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对新发现的列宁文献按照《列宁全集》的收文原则进行增补,并将依据新的研究成果对各卷注释、索引等进一步修改完善。
有关反映中国共产党党建、党史研究成果的选题亦格外引人关注。如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通过全面具体系统的考察,再现了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波澜壮阔、气势恢弘、卓有成效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而从总体上揭示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特点和历史经验。
经济图书:方向明确 跟踪“十二五”脉络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因而一大批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研究和探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等为主题的图书选题,被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
统计显示,2012年计划出版的属于“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经济类图书有23项(99种),这些选题切实做到了以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反映了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突显“创新”概念的选题当属经济管理出版社的“创新管理与政策前沿系列丛书”(27种)。该丛书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创新管理”展开研究,其中横向维度包括国家创新层面(侧重于建设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区域创新层面(侧重于研究创新性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产业创新层面(侧重于探求产业共性技术平台之路)、企业创新层面(侧重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选择),纵向维度主要是对横向维度的深入,包括在国家、区域、产业和企业维度上进一步展开研究。
文化图书:增强软实力 发展与传承并重
2012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年,各出版单位纷纷加大力度推出多种文化类图书,主要包括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累与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理论研究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湖南大学出版社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丛书》,该丛书在分别论述文化软实力与理论思维、文学艺术、传统文化三者的关系的基础上,阐明了作者观点:理论思维是文化软实力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是文化软实力最具柔性和魅力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蕴涵着大量可供当代中国借鉴的文化软实力要素,围绕这3个论点,系统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旨在为党和政府制定文化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还有浙江人民出版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8种),主要反映我国已经列入或正在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和工艺上的主要特点、历史沿革、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传人以及传承的背景等,力求使读者一册在手,就能方便、迅速地把握这些文化遗产的全貌。
科技图书:追踪科技前沿,关注新兴技术
在“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专业科技社依据专业优势申报的项目占据相当的比例,正逐渐成为国家出版项目主力阵容。其所上报的专业科技图书选题紧扣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科技发展前沿并具有文化积累意义,对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建设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如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高速铁路安全建设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系列丛书”和“铁路客运专线(高速)轨道结构关键技术丛书”等,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针对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技术进行的一系列科研立项取得的研究成果。
农业科技方面亦有不少可圈点的图书。如科学出版社的“典型脆弱区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模式丛书”(15种),以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为对象,针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典型脆弱区退化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模式进行了总结。
医学类图书具备重点选题内容好、立意新、原创性强的特色。如科学出版社的《国医大师临床丛书》(30卷),对中医的继承发扬和创新发展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民生图书:聚焦热点 促进和谐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有关“民生”的选题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一特点明显地反映在各出版单位2012年上报的年度出版计划中。其中,有关“养老保障”、“社保基金监管”、“保障房建设”等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各类选题尤为引人关注,彰显出版人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老年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日渐突出的重大社会问题,多家出版社都针对这一问题精心策划了相关图书,内容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到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应有尽有。如经济管理出版社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人口老龄化条件下老年保障体系”研究的最终成果,主要围绕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在国际视角和中国现实的基础上,提出并着重分析老年保障体系的“大三角”结构,同时从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对中国老年保障体系的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有关社保基金的监管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计划出版的“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译丛”可以说是恰逢其时,该译丛精选美国、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社会保障管理法案、国民养老保险基金法案、国民年金法等与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尤其是《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的起草,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计划出版的“保障性住房产业化系列丛书”,试图从保障性住房成套技术集成、低碳化技术、节能减排测算、公共租赁住房的标准化套型设计和全装修指南等应用较广的方面,对保障性住房产业化进行指导。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古籍整理规划有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