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重视理论学术研究 促进民族学科繁荣
在民族类图书选题中,理论研究类选题占有一定比重。这类图书大体属于民族理论、人类学、社会学等范畴,数量虽然不多,但往往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影响比较深远。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游牧社会的变迁与现代性》、《中国少数民族法典法规与习惯法典籍》等,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族际政治和社会变迁等问题,这些成果的出版,对繁荣民族学科学术研究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还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的《民族间信任和谐与社会稳定发展》、《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中国蒙古族、朝鲜族的民族发展与认同研究》等选题,运用新的视角研究了民族间认同、信任与民族关系和谐问题,具有理论新意。
推动文化走出去 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在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类选题有233种,大体分3种类型。
一是对外宣传,如五洲传播出版社的外文版《中国新疆事实与数字2012》等,不仅宣传了中国民族地区发展的成就,也宣传了中国的美景与民族美食。
二是对外汉语教学。如新疆教育出版社和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利用与周边国家毗邻,语言习俗接近等优势,编写面向中亚和韩国的汉语教材,这类选题有58种。
三是对外推介少数民族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如宁夏人民出版社利用当地每年召开中阿经贸论坛的机遇,积极向阿拉伯世界推介中华文化,该社的《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回族科技史》、《回族的风俗习惯》、《清真在我身边》,用阿拉伯文介绍了回族文化。该社还用中阿、中英文字出版中国成语典故90种,这些读物会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产生很好的影响。
中央部委出版社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推进文化繁荣 彰显出版实力
2012年,中国出版集团所属的17家出版单位拟出版新书7105种、重印图书3760多种,重印率约53%。计划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古籍整理“十一五”规划重点选题160多种,集团重点选题300多种,各单位重点选题1000余种,力求在总体和各个细分市场上占领制高点,引领阅读热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中国出版集团组织策划了《中国发展道路丛书》、《中国复兴之路丛书》、《中国文化书系》等3套重点书系,着重剖析中国模式、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策划了《旗帜,是这样诞生的》、《环球同此凉热》等影视同步主题图书以及《寻找朱枫》、《铺满鲜花的路》、《童歌献给党》等选题。
积极打造标志性出版物。打造精品是中国出版集团一如既往的集团战略。围绕积累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续做好国家重点古籍整理工作,将推出《全元诗》、《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纪晓岚全集》等,同时“二十四史点校工程”将推出4本新作。围绕我国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界的经典历史作品,将推出《朱光潜全集》、《吴作人全集》、《王世襄集》等大师名家的全集以及《三联经典文库(第二辑)》、《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中国书法全集》、《中国设计全集》等重点出版物。围绕探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将推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二十讲》、《当代中国经济政策聚焦》、《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等图书。
注重开发新兴产品线。中国出版集团聚集核心业务板块,在逐步形成鲜明特色的同时,注重开发新的产品线。如中华书局成立新阅读分社,致力于党政领导干部读物的开发,填补了集团党政读物产品线的空白;成立人文阅读工作室,探讨新锐的思想文化作品。商务印书馆加大对大众文化图书的开发力度,积极打造畅销书。人民美术社和人民音乐社都积极开发面向大众、面向普通读者的专业鉴赏类、普及类图书。现代教育社积极开发传统历史文化图书,并逐渐形成规模。
着力“理论普及”和“文化普及”。一方面,中国出版集团高度重视“理论普及”工作,着力面向党政领导干部介绍修身养性、治国理政方面的传统文化经典;另一方面,集团也高度重视“文化普及”,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将中国古典精神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相结合。此类选题的代表是:党政干部学习读物《提个醒》、《领导干部读史指南》以及《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王安石》、《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等影视同步书等。
中国外文局 发挥自身优势 着力对外传播
2012年,中国外文局所属7家出版社共报图书选题4008种。其中,重点图书选题825种,占总量的20.6%;外文(含中外合排)图书选题958种,占总量的23.9%;中文图书选题3050种,占总量的76.1%。总体来看,依然是以文学社科类图书选题为主,外宣图书也占有重要的比例。
重点推进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根据报送的计划,中国外文局拟于2012年~2013年出版《江泽民文选》二卷、三卷外文版。《中国共产党简史:1921-2011》(多文版)、《大中华文库》多语种对照版出版项目及《中国丝绸艺术》等项目也正按计划积极推进。
关注当代中国话题与解读。外文出版社《解读中国》多文种系列选题是针对外国读者的信息需求,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精心策划的对外传播的重点题材,包括《中国政府如何运作?——解读中国政府模式》、《制度与案例——解读中国的民主选举》、《节能减排带来的中国效应——解读中国节能政策》等选题。
打造对外汉语教学精品。大型多媒体汉语教材《环球汉语》项目是由中国外文局和美国耶鲁大学共同合作针对国际市场打造的一套精品教材,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和耶鲁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此外,华语教学出版社还将安排《认识中国》系列、《商贸汉语系列教材》、《基础汉字系列教材》等选题,并推进本土化策划,出版《中学汉语》系列和《我的第一本汉语故事书》系列等。
配合伦敦书展主宾国活动。为配合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外文出版社将重点推出多语种版《中国共产党简史:1921-2011》和《公共外交名家谈》系列等项目。新世界出版社将推出《中国经济转向何方?》、《图说百年中国》、《中国特色词汇词典》等。华语教学出版社的《环球汉语》项目也将在伦敦书展面世,海豚出版社的多文种《中国的民间故事系列》、中国画报出版社的《中国丽城》系列也将于书展期间推出。
服务外宣和走出去工程。外文出版社安排英文版《中国城记》系列和多文种《我们中国人2012》等选题;新世界出版社拟安排《重要信号: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八零后调查》、《我的这五年》、《中国当代流行文化》等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选题;中国画报出版社安排俄文版《奇妙中国文化》系列、《新世纪的中国“喀秋莎”》等选题;新星出版社拟安排英文版《守望家园》系列以及英、俄文版《我的中国收藏》系列等选题。
教育部部属出版社 服务教学科研 构筑学术高地
2012年度教育部主管在京19家出版社选题总量为44934种,与上年相比,增长了9.93%。其中,重印书25717种,占总量的57.23%;新版书(含再版书)19217种,占总量的42.77%。新版书中各级各类教材、教参和教辅占65.45%、学术著作占11.84%、一般图书占21.85%。被列为社级以上重点选题的有880种。总体来看,突出了高校出版社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
紧紧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改革发展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推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中国图书产业发展报告2012》等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重点选题。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重点安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学习读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等一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研究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选题。
着力推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丛书》、《中国经济问题丛书》、《区域国别商务环境研究系列丛书》等一批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主题的相关选题。
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组织了《机械创新设计学》、《现代服务业系列实验教材》、《西方经济学案例与重点问题解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系列丛书》、《21世纪动漫专业高职高专教材》等一批新兴学科、重点学科以及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选题。
打造学术精品,策划了《元代古籍集成·经部》、《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丛书》、《中国教育科学百年文库》、《中国教育管理文库·学术前沿系列》等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著作,着力扩大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辐射力。
对列入总署“十二五”重点出版物规划的《梁启超全集》、《中国近代思想家思想文库》、《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国药用植物志》、《中国桥梁技术史(10卷)》和《国际商法经典案例系列丛书》等项目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安排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美德书——影响中国五千年的嘉言懿行》、《中国历代服饰集萃》和《孩子必读的中华历史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等。
地方出版
广东 传承岭南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
广东省19家出版社2012年计划安排新书选题2532种,比上年增加3.1%。各出版社安排的重点选题341种。
广东出版方阵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会议的召开,推出了一批探讨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成功实践的选题,此类选题突出内容的创新性,时代感强。同时,广东出版界还策划了一批内容创新,反映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的选题,为我国文化、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文献。此外,从该地区报送的选题计划中也可以看出,与地方特色密切相关的选题也非常引人关注。
总结珠三角经验与广东精神。在2012年选题中,体现珠三角区域规划与发展的选题,成为广东出版界选题计划的一个突出特点。
如广东人民出版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研究丛书》;广东科技出版社和广东经济出版社分别推出了《广东省重点产业战略装备发展研究》和《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知识书系》。此外,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广东精神读本》,用通俗、生动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社会大众详细解说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继承与发扬岭南文化。岭南文化,是广东出版界独有的优势,涉及人文风俗、戏曲艺术、建筑经典、古籍档案、民族宗教等众多方面。如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岭南文化大典》、《海外广东文献珍本丛刊》,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晚清民国时期岭南大儒研究丛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岭南古建筑丛书》和《客家研究文丛·客家古邑文化书系》等以及羊城晚报出版社的《广东粤剧系列丛书》和《岭南民间收藏文化丛书》等。再如,岭南美术出版社的《岭南民间工艺美术全集》、海天出版社的《中国手艺传承人丛书》分别通过大量实物照片、史料文献详细阐述了广东和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众多民间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发展沿革及艺术特色,展现出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加强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引进与交流。广东出版界积极引进一批高质量、高水准的国外图书。如广东科技出版社从美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引进了《泌尿外科微创与机器人手术图谱》、《微创肿瘤外科学》、《急腹症的微创外科技术》等选题。花城出版社的《双狮译丛》系列翻译作品,对中国和荷兰文化交流将起到积极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