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将3D打印与传统产业融合,创造高附加值个性化产品,或成为3D打印落地的最好方式。从Inside3D展会现场看到,多家企业均从应用入手,启动针对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商业模式探索,并试图为3D打印个人创业者提供整合设备与服务的全套解决方案。 印企转型:呈现二重奏 5月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 6月科尼希&鲍尔股份公司(高宝)宣布推进内部重组; 7月乐凯集团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签署业务重组协议; 8月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正式宣布重组其印后产品线; 8月美国以报纸起家后扩展至电视的三大媒体集团先后宣布分拆印刷出版业务。 “2014中国印刷高峰论坛”的主题为“数字化与转型升级”,正是点出了当下印刷业的两大趋势,转型升级作为其中之一,在近年来不断被提及。进入2014,印企转型升级的步伐不但没有放缓,反而越发加快,并呈现出两大特点:文创和重组。 文创成为转型重要方向。立足文化产业新起点,发挥印刷产业的传统技术、品牌优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或文化产业投资平台,成为印企转型的重要选项。 5月,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更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围绕文化产业上下游全力打造具有“整合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实力文化产业集团。实际上,中印集团早在2009年起,就将结构调整、企业转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做出了建设“以印刷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集团”和“全面建设文化产业集团”两步走的战略部署。5月8日,博文兴华(北京)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揭牌,中印集团在文化创意产业央企平台建设、文化创意人才团队组建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与此同时,中国文发集团还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就“北京新华印刷厂”的股权转让事宜进行洽谈,通过引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出版、发行优势,实现集团印刷业务的出版印刷发行一体化道路。 广受关注的还有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云映像”文创中心,于今年获授“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称号,成为受此殊荣的60多家机构中唯一的一家印刷公司。2013年6月,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与推广、让印刷服务于艺术的华联印刷文创中心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文创中心历经搬迁、人员重组、创新思变,在探索中不断前行,逐渐理清思路,形成拥有两大职能、六大业务板块、三个创新工作室的综合性部门,并逐渐形成盈利模式。 重组力促印企持续盈利。在新形势下,重组能够帮助缺乏竞争力和整合力的印企重唤活力,保持盈利的能力。 科尼希&鲍尔股份公司(高宝)就在第89届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了推进内部重组、展示新的集团结构、印刷机市场的多样化发展继续深化等计划,通过坚持核心业务并调整能力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以及开拓新的增长领域等措施,计划2015年从重组战略中大获收益,最迟2016年重新恢复持续盈利能力。上文提到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也与乐凯集团签署业务重组协议。乐凯集团通过进一步整合印刷影像材料的市场资源,完善产业布局,提高华光印刷材料的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产品线的重组也是一种选择。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海德堡印后设备在德国生产基地的组装生产变得缺乏竞争力,于是宣布重组其印后产品线:除了位于路德维希堡的折页机生产基地之外,其他相关的生产基地逐步停止运营,其包装领域的印后设备和解决方案将由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研发和生产,自身仅承担产品销售及服务。 云平台:诠释新商业模式 4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与百度联合推出云打印服务; 7月惠普宣布推出惠普Helion云服务联盟; 8月长荣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健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8月上海绿新云物联智能科技公司成立,上海绿新迈进云印刷行列。 2014年,云印刷带来的赢利与颠覆已逐渐显现。年初,涉足云印刷的盛通股份、凤凰传媒、长荣股份等公司股份被看好,给予“买入”评级。在加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已有的成功案例、与传统印刷对比的明显优势、广阔的消费市场,云印刷的势头可谓一时无两,直接带动了云平台的建立。 长荣健豪云印刷电子商务官网于7月1日正式上线。8月19日,长荣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健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助“天津长荣健豪云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云印刷项目以及相关的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工作。子公司将作为云印刷网络技术和平台服务中心,为长荣健豪云印刷及相关产品的网络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专业平台。 早在2011年凤凰新华就开始布局数字化转型战略,2014年凤凰云平台基础功能完成上线。该平台主要解决三大问题:在业务上,实现业务订单和文字文件的聚合;在产业链上,整合原先相互独立的工作单元(编印发供);在合作方上,合纵连横,联合上下游优质资源。与此同时,凤凰新华正在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中小学个性化语文学习定制平台“凤凰定制”。 向来低调的开心印,在2014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上推出了扫描二维码送千元红包、关注送小礼品等现场互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参展者的目光。展会第一天就吸引了2000多人参观、800多人现场扫码注册。此次开心印主要向观众展示了网络报价下单系统及旗下各连锁工厂硬件实力,让观众对国内首创的商务印刷O2O模式有了全面了解。 国内还有依托社交平台开发云印刷业务的尝试。2月15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社交平台“时光流影TIMEFACE”中文测试版上线。这是一个以社交功能为切入点的出版内容聚合平台,分为国内版和海外版。通过实现异地定制印刷服务,它将开启定制化印刷业务,用户可将线上内容自行排版,付诸多家印刷承接商印刷成册。其中,自出版(POD)功能可以在帮助用户记录个人时光的同时实现自动排版、按需印刷,充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4月,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与百度联合推出云打印服务。在第二届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年会上,北大方正电子公司正式推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印刷平台——印捷网络印刷平台。7月,惠普宣布推出惠普全球范围的、开放式的Helion联盟,涵盖全球超过115家服务提供商和1500个私有云部署项目,提供基于开放标准的混合云服务。 印刷产业园:瞄准增值产业链 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沈抚新城成为“国家印刷产业基地”; 2月洛阳报业印刷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工奠基; 3月青岛报业传媒数字印刷产业园在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 7月力嘉(东莞)环保包装印刷产业园奠基。 印业已进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富有经营活力的印刷产业园。各地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印刷产业园的条件也就不同,只有准确理解区域内印刷产业园的发展基础和潜力,才能打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增值产业链。 政策优惠打造发展洼地。通过政策的优惠人为制造发展的洼地,将更多的价值让给印企,成为印刷产业园打造增值产业链的有效措施。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沈抚新城成为“国家印刷产业基地”。基地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着力打造发展的洼地,以优惠的政策和良好的服务,吸引重大项目乃至各种先进的要素借势涌流进来。2014年,广西新闻出版广电局则是通过印刷产业园建设为平台,落实相关优惠优先政策,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印刷产业园区建设、在园区内设厂开店。实际上,2013年,广西已经取消和下放了16项新闻出版(版权)行政审批项目,占保留事项的37.2%。 创意设计成为增值利器。将印刷产业和创意产业融合,吸引跨产业企业入驻,设计元素已经逐渐成为印刷产业园重要的增值手段。7月,力嘉(东莞)环保包装印刷产业园奠基,这是力嘉国际集团继创办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之后的又一次探索,将建成可进行创意设计、科学研究、培训教育、品牌策划等深层次开发与利用的大型现代化包装工业园区。2月,洛阳报业印刷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工。该项目是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以洛阳报业印刷公司拆迁为契机,把绿色印刷、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融为一体的一个产业升级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洛阳市绿色印刷、创意设计等文创方面的竞争力和集聚效益。 数字印刷、3D打印或成产业园未来。建设数字印刷产业园,既符合当前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数字印刷产业。借力园区优势,发展数字印刷,推进企业共赢,在产业园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园区优势有助于数字印刷产业“细水长流”。3月,青岛报业传媒数字印刷产业园在高新区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引进拥有较强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的合作伙伴,打造现代化数字印刷企业。 随着各地政府日益重视以及企业和资本加大投入,3D打印产业已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各地政府追捧热点,多个城市开始兴建3D打印产业园,并在资金、土地、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3月下旬,全国首个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落户南京;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在未来科技城规划200亩土地,用于建设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产业园;湖北省相关产业规划也在抓紧制定;此外,珠海、青岛、成都、渭南等地也正在筹建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3D技术产业园区等。 个性印刷:助力书业创新 4月中图外文书店重装开业,引进凸版印刷纸品创意体验区; 7月国内外首套用环保水墨印刷新工艺承印的“听爸爸讲故事”系列发行仪式暨公益赠书仪式举行; 7月接力出版社采用AR技术印刷的“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系列在北京举办推荐会。 在今年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发布的以《印刷业前景可期》为题的报告指出,印刷产品的需求情况在改变,个性化的需求和印后加工的需求,将促使印刷技术进一步变革。反过来讲,AR印刷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让印刷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印刷得以更全面、更有效地实现。 2014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期间,中华商务印务有限公司和北京邮票厂用动态扫描的形式,实现了其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技术)实现的动态影像呈现:北京邮票厂《大闹天宫》特种邮票,因加载了AR技术,安装手机应用程序扫描后就能看到《大闹天宫》动画片视频片段。而绿色印刷展区不沾手的环保报纸、环保爆米花盒,柔印纸杯承装的水以及各类绿色小礼品,以及用纸盒做成的家具,都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也体现了技术的进步。 童书热引领个性印刷创新。2014年1月11日,由公益研究机构新阅读研究所组织评选的“2013年中国童书榜100本图书”中,民营出版机构“尚童童书”3个品种入选。这是童书专业印刷机构北京尚唐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而优则策”的成果。这家童书专业印刷机构不仅在童书印刷方面独树一帜,在童书策划、设计领域也进行延伸,并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儿童图书产品。 7月,接力出版社“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系列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少儿借阅室举办推荐会,现场AR技术体验让众多孩子和家长感受到书中内容“活起来”。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少数出版机构都尝试在图书中嵌入AR技术。而此次接力社的新书则是10册连发,可以说是AR技术首次在图书上的规模化应用。 个性印刷成为实体书店新热点。2014年年初,由青岛书城与青岛名扬数码印刷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运营的“影像果实”个性化印制服务正式进驻青岛书城,位于书城三楼、约50平方米,主要以影像产品的宣传展示为主。4月,重装开业的中图外文书店3层外版儿童图书、外版音像制品(原音汇)区,引进了凸版印刷纸品创意体验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