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人文社科出版品牌推广需摸门径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wd长和政府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人文、社科等细分领域的出版机遇以及市场前景更为开阔。但如何选择最佳发展方向以及适机投资成为一个难题。此外,读者知识更新频率加快,如何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索求,继续保持人文、社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是出版机构面临的挑战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出版机构不仅要在研究水平与出版质量增强“内在修为”,也要在对外推广、吸引稿源等方面,从方式、途径、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寻求突破。
特色资源整合上线再寻读者
一些人文、社科类图书因为艰深晦涩,往往受到市场的冷遇而销售不畅。如何将这一部分产品有效利用、重装上阵,针对有效的用户群体加以推广,非常值得出版机构的探索。其中,在自身的特色资源和独有资源的基础上搭建数据库,二次寻找读者以推广相关的产品或品牌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
譬如,2014年7月,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全文检索数据库”正式面世。随着民国研究的逐渐升温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包括《东方杂志》在内的民国文献资源的电子出版物日渐增多,但市面上的一些以民国文献资源为主的电子出版物,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包括内容缺失、系统功能单一、页面设计简陋、文字错误率高等问题,无法满足查检与研究需求,甚至可能误导学者的研究工作。因此,商务印书馆在已有的《东方杂志》期刊图像数据库的基础上,研发《东方杂志》期刊全文检索数据库,显然也是顺势而为。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中心孙述学主任提到,《东方杂志》期刊全文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前后历时两年多,期间克服诸多困难,最终达到预期设计目标。此后,商务印书馆还将基于当前的系统平台,陆续推出《小说月报》等民国期刊的全文检索数据库版本。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