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海外馆藏: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报告发布

[ 来源:佚名    点击数:84464    时间:2014/8/31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海外馆藏: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报告发布

中国出版社2013年海外馆藏世界影响力排名/2013年海外馆藏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文图书

    

2014年8月28日,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三届 “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评价”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发布。中宣部出版局何瑞、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李岩与会并讲话。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吴伟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主持发布会。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海外汉 学中心主任张西平就“海外馆藏: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2014版)”报告进行了主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美国罗格斯大学 东亚图书馆员、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兼任教授杨涛做了主题发言。

  主办方并现场对海外馆藏“历年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出版TOP20”、“2013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出版100强”和“2013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图书50强”单位颁发了认证证书。

  与会嘉宾和出版社纷纷表示,基于世界图书馆联机数据(OCLC)的“海外馆藏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报告”发布活动非常有意义,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 实际落地和实际影响力评价提供了一条现实又深具历史传承的观察坐标,希望主办方持之以恒坚持下去,逐步完善海外馆藏与版贸和实体书店销售的综合指标体系。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表示,作为国家文化战略,中国文化走出去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显著的成就。但如何衡量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际效果,亟需建立系统的 可稽查的数据指标体系。海外馆藏至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观察视角,从馆藏的学术价值、文化传承、文献保存几方面来考量,颇具开拓性,是衡量中国文化世界 影响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今后,主办方还要尽可能将翻译成外文的中国图书也纳入数据体系,逐步完善和夯实这一国际性的指标系统。

  本届“海外馆藏:2014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评价”发布系列发现

  据主办方透露,今年第三届“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评价”报告(2014版)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与2012、2013年不同的是,今年发布的 报告,是单就中国大陆600家出版社2013年全年出版的品种和收藏图书馆数量进行研究。第二,检索中文图书的出版时间是2013年1月至12月,中国近 600家出版社出版的所有中文图书,包括再版图书(不包括港澳台出版社)。第三,与2012、2013年研究报告不同的是,本次排名去掉了全球30家以上 图书馆收藏的数据条件限制,即2013年全年出版的图书品种中,只要有一种图书进入海外馆藏的出版社即进入排名,由此较为全面地审视中国图书2013年海 外馆藏的实际状况。第四,2013年中国大陆516家出版社出版的37640种中文图书进入世界2万多家图书馆收藏系统,这约占2013年全国新书40万 种(含再版)9%的比例。第五,中国图书海外馆藏的新增加部分差不多都来自于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北美各地中国城的图书馆增加最快。第六,单就海外馆藏品种 数量来看,传统具有行业、领域出版资源的部委社的品种最多,179家出版社共有19186种图书被海外图书馆系统收藏,比例超过51%;其次是地方社,包 含地方人民社、科技社、教育社、古籍类出版社,合计200家的8796种摆上了图书馆的书架,比例为23%;再次是92家大学社的6786种,比例达到了 18%。这三类出版社几乎囊括了中国最著名的大社、强社,以及作为文化传承与知识创新的主要阵地大学出版社。

 

   主办方认为,一个国家、地区的图书馆系统拥有某本书的数量,一定意义上代表了这本书在这个国家、地区文化影响力的认可度和借阅传播度,这种影响力包含了 思想价值、学术水平及作者知名度、出版机构品牌等各种因素的认定。基于此,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与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西中心共同 成立联合项目课题组,对海外馆藏中文图书数据进行了三年研究,并连续在BIBF期间发布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力年度报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出版界的 积极反馈和学界的认可。 张西平教授表示,课题组的研究,期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发现中国图书的年度策划和出版品种与学术价值和世界认可之间的关联,探索图书出版与知识生产、思想创新的规律;二是发现中文图书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板块,为中国出版社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帮助。并期望这种研究能进一步贴近业界需求,对出版社解渴、管用, 而不是就学术研究而研究。下一步,联合项目课题组还将为出版社提供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定制服务。

附:“海外馆藏: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2014版)”细分发现

  去年约1/10中文图书进入世界图书馆收藏系统

  “海外馆藏: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2014版)”分析报告,就中国大陆600家出版社2013年全年出版的品种和收藏图书馆数量进行研究。

  根据统计,2013年中国大陆共有516家出版社出版的37640种中文图书进入世界图书馆收藏系统。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收藏品 种为1078种,第二名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收藏品种为940种,第三名为科学出版社,海外收藏品种为904种,第四名为清华大学出版社,收藏品种为 798种,第五名为人民出版社,收藏品种为700种,第六名为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榜品种为687种,第七名为人民邮电出版社,上榜品种为523种,第八名 为中华书局,上榜品种为519种,第九名为法律出版社,上榜品种为503种,第十名为电子工业出版社,上榜品种为483种。

  这些图书的入选,也说明中国出版业的世界影响愈来愈大,文化创新质量水平已经具有了一定基础。这些进入世界图书馆收藏系统的图书,约占2013 年全国新书40万种(含再版)9%的比例。这表明中国大陆出版社的总量中,大约有十分之一弱的比例符合知识创新与文化传承的要求,并进入了世界图书馆系 统。同时,中国图书海外馆藏的新增加部分几乎都来自于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北美各地中国城的图书馆增加最快。

  虽然说这些入选图书在内容、质量等方面都经过了一番检验,但中国出版以品种带动发展的“广种薄收”模式还是体现得较为明显。比如今年上榜的前 10名出版社,通过OCLC的书目检索,得出的2013年度品种总量都在1200多种以上,有些出版社甚至是2000多种(含再版),基本上是“日出四 书”甚至是更多的发展规模。

  此外,从入选出版社来说,也说明文化资源与品牌优势对于知识生产推动明显,部委社、大学社、文艺社、少儿社等出版社文化创新能力、知识生产水平突出。

  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优势,余华的《第七天》最受追捧

  从入选出版类别来看,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成为最具有优势的板块,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典籍等占据主要地位的历史。2013年出版的文学类图书上榜 品种为42种,占据了79%比例,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显然是最具有世界市场竞争力的内容。单就书名来看,排在第一名至第9名的全部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容, 既有在世界文坛享有大名的纯文学作家,如余华的《第七天》、贾平凹《带灯》、苏童的《黃雀记》、韩少功《日夜书》,也有国内畅销书作家六六的《宝贝》、海 岩的《长安盗》,还有双栖作家柴静的《看见》、金宇澄的《繁花》,还有80后作家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等等。

  2013年度大量国内流行的文学图书上榜,与这些作品在国内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有关,因此也影响了世界图书馆系统的选择,使国内外判断标准逐渐 合流。长期以来,欧美文坛以自己的标准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进行选择和评价的情形,在图书馆系统正在逐步改变,即国内文坛开始影响和改变在世界图书市场对于中 国当代文学的评判标准,显然这是一个重要变化。它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话语权在逐步增强。

  另外,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地方文艺社异军突起,而且国内流行的青春文学作家作品与传统纯文学的专业作家队伍一道,开始角逐世界市场。特别是湖 南文艺出版社在2013年拔得头筹,从其上榜的6种图书来看,特点明显。这6种图书分别是《长相思》(桐华,并列第11名)、《谢谢你离开我》(张小娴, 并列第21名)、《懦者》(梁晓声,并列第21名)、《婚久必昏》(晓月,并列第21名)、《长相思. 02,诉衷情》(桐华,并列第22名)、《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 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张嘉佳,并列第22名),除了梁晓声是已成名的纯文学作家外,其余的5部作品都是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作品。对于一个想要了解中国 人及其思维方式的外国读者来说,中国文学将成为进入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此次大量青春文学作品进入世界图书馆系统,即是世界各国读者借助文学了解丰富多样 的当代中国的开始。

  对外汉语教育、健康养生类图书成弱项

  与中国当代文学受热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出版社在对外汉语教育、健康养生类图书具有天然优势的领域形成空缺,这提醒中国出版社要放眼全球进 行优势出版领域的拓展与开发,早日形成品牌,决不能拱手放弃出版阵地。在中医健康养生理念已经日渐世界普通民众所广泛接受的时代里,尤其是要抓住欧美一些 商业医疗保险公司作为主力推动中医健康养生理念的大好时机,中国出版社千万不可放弃这一宝贵的出版资源。

 

   世界图书市场近些年对于中医健康养生类图书需求很大,一些欧美出版机构近些年开始加大中医养生书的出版,这些图书在欧美公共图书馆系统增长最快。在中国 台湾地区,在2013年有109种中医图书进入世界图书馆系统,而中医出版资源较为丰富中国大陆却没有展现出像中国当代文学那样的创造力。

  此外,与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汉语热潮相比,而2013年在30家以上图书馆的榜单上,中国大陆600家出版社却出现空缺,这实在有些遗憾。

  本次报告数据为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的WORLDCAT全世界图书馆联机书目数据,并以日本的CiNii数据库的数据,弥补OCLC数据偏重欧洲、北美地区的不足。OCLC的 WORLDCAT目录库目前覆盖全世界2万多家图书馆,书目数据约3亿条,近些年还增加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的中文图书目录。CiNii 包含了日本1200所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联合目录,其数据完全可以说明中文图书在日本的影响力情况。

 

海外馆藏:“2014年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年度报告(完整版)

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项目课题组

执笔人:何明星(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执行主任)

 

缘起:

       基于世界图书馆收藏中国图书的书目数据,对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力进行研究,这一项目我们已经进行了三年。这项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图书馆系统拥有某本书的数量,代表了这本书在这个国家、地区具有相当的馆藏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含了思想价值、学术水平及作者知名度、出版机构品牌等各种因素的认定。因此,中国图书在世界各国图书馆的收藏数据,是中国出版国际影响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自2012年开始,连续两年在BIBF期间发布中国图书的世界影响力年度报告,得到了出版界的积极反馈和学界的认可。与2012、2013年不同的是,今年发布的报告,是单就中国大陆近600家出版社2013年全年出版的品种和收藏图书馆数量进行的研究。

  我们期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发现中国图书的年度策划和出版品种与学术价值和世界认可之间的关联,探索图书出版与知识生产、思想创新的规律;二是发现中文图书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板块,为中国出版社拓展国际市场提供帮助。我们期望这种研究能进一步贴近业界需求,对出版社解渴、管用,而不是就学术研究而研究。我们还将为出版社提供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定制服务。

2014年研究报告的数据说明:

  1,本次报告数据来源:与2012、2013年的报告一样,基础数据为OCLC(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的WORLDCAT全世界图书馆联机书目数据,并以日本的CiNii数据库的数据,弥补OCLC数据偏重欧洲、北美地区的不足。CiNii包含了日本1200所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联合目录,其数据完全可以说明中文图书在日本的影响力情况。

  2.OCLC的WORLDCAT目录库目前覆盖全世界2万多家图书馆,书目数据约3亿条,近些年还增加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杭州图书馆的中文图书目录。由于国家图书馆具有版本库的意义,因此本报告的数据扣除了国内三家图书馆的中文书目数据。

  3.本次检索中文图书的出版时间是2013年1月至12月,中国近600家出版社出版的所有中文图书,包括再版图书(不包括我国港澳台地区出版社)。

  4.与以往报告一样,出版社名称省略了近十年来新组建的出版集团名称,只有出版集团所属出版社名称。如当数据出现“重庆出版集团、重庆人民出版社”时,只记录为“重庆人民出版社”,省略了“重庆出版集团”。

  5.与2012、2013年的研究一样,本次报告数据仅是中文图书的馆藏数据,中国出版社出版的英文、法文等外文图书,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中、外文期刊均不在此次分析之列。

  6.与2012、2013年研究报告不同的是,本次排名去掉了全球30家以上图书馆收藏的数据条件限制,即2013年全年出版的图书品种中,只要有一种图书进入海外馆藏的出版社即进入排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探索中国出版业在世界影响力状况的发展实际。

中国出版社海外馆藏世界影响力年度排名

根据全球图书馆联机书目数据等数据条件,我们在2014年6月20日至7月12日,通过连续2周的数据抓取、检索和整理,发现2013年中国大陆共有516家出版社出版的37640种中文图书进入世界图书馆收藏系统,并得出如下排名。

 

表1中国出版社2013年海外馆藏世界影响力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德国展商微采访

  • 下一篇文章: 版权部职能演进新动向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436]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720]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416]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721]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423]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185]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120]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798]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846]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78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736]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0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843]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592]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624]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203.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