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新兴文库品牌出新有道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林致
出版圈文库出版的历史由来已久,不少经典之作都是从文库中走出来,与将其集纳的文库品牌相得益彰,互相映衬。真正意义上的文库,需要投入的精力和动用的资源相当大,非一般的实力和气魄,不敢轻易尝试。辽宁教育出版社多年前推出的“万有文库”选目涵盖文学和社科经典,是此类典型。但不容否认的是,市面上不少冠以文库之名的出版物,不论是起名还是定位都不甚清晰,在收纳产品时也比较随意。大量文库问世后藉藉无名,很快淹没在众多产品中,文件的品牌价值也没有得以彰显。近年,各种新兴或者说是新型的文库品牌开始露头,对图书类型做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比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不老泉文库”、新星社的“幻象文库”、接力社的“引擎文库”,读客图书公司的“全球顶级畅销小说文库”、北京燕山出版社的“文学文库”、春风文艺出版社的“插图本现代文学经典文库”等等,此外,商务印书馆的“自然文库”等独辟蹊径的小众文库都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新的文库品牌如何能够成长起来,并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成为焦点问题。
差异化定位圈子出版
近年问世的新型文库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们的定位更为精准,不管是从文库的命名还是其聚合的产品类别,都显示出强烈的个性色彩。这种聚焦类型出版的操作套路,将不少介于丛书和产品线之间的产品群很好地经营了起来。
最为典型的是科幻类文库品牌的成长。科幻和奇幻文学相对而言较为小众,参与出版的出版社虽然众多,但大多都是将其放入欧美文学、日本文学等等更宽泛的概念中出版,很少有出版社会将其精确定义在一个出版品牌中统一操作上市。新星出版社在推理科幻文学出版上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专注于侦探推理类出版的“午夜文库”一直是国内该类型的代表品牌。此后的“幻象文库”也日渐成熟。该文库负责人贾骥表示,即使是细分市场,也有着很多更加细小的出版分支。比如在科幻这个序列里可以划分出诸如太空歌剧、赛博朋克、反乌托邦、蒸汽朋克等等的子分类。因此,“幻象文库”在选题规划、翻译制作、后期营销等多方面都和市场上同类型出版品牌有一些区别,也是基于细分程度不同。而之所以要做文库,是因为其概念要比丛书更宽泛,比如出版一个作家的系列作品,可以称之为丛书,但一个类型文学中所包含的作家、流派繁多,用丛书来统称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