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眼下,很难在民营策划商版权输出地中找到欧美国家的身影。大部分受访者坦承,前述现象确实存在,即更多将版权输出到我国港澳台地区及周边国家,而版权引进则多地集中在欧美国家。
这实质是一个文化差异和文化强势的问题。文赛峰称,很多在中国大陆很受欢迎的书,譬如《舌尖上的中国》,读者很受用其中的情怀,但欧美国家的读者对中国 饮食文化缺乏了解,就算对某道菜很感兴趣,也不太容易能买到制作的食材,该书因而可能并没有那么好的销售前景。同时,欧美国家普遍对自身图书有十足信心, 出版实力也比较强,除非像莫言这类有较大影响力的作者的作品,否则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趣。
众受访者还提及翻译不畅带来的问题。在与欧美出版商接触时,文赛峰等版权经理发现,他们往往需要十分详细的介绍资料,比如一本中文书需翻译三分之一或至少几十页。而在没有签订合同前,民营策划商不太愿意做这么大的工作量。
新华先锋总编辑杨磊也遇到过上述情况。他们会提交一些样章、样书给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出版商,但在提供包含图书内容的WORD和PDF文件时会比较谨慎。“这些文件可以复制,在大陆之外的地区不易监控,若出版盗版侵权很难处理。”
输出图书 青睐畅销书重文化交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