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话题和兴趣的核心则是对用户阅读需求的把握。一种观点是,移 动互联背景下的阅读需求或是个伪命题:人们的确有很多乐趣和需求,但不一定要通过阅读来实现。由此,阅读的从业者要使阅读更有魅力,要想方设法满足人们的 需求,而不是固持阅读是刚需的想法——做得不够好,照样会被抛弃。
当当网曾尝试绕过出版社去购买内容,譬如以蒋一谈的短篇小说来试水单篇销售。对此,当当网总裁李国庆表示,他们现有的年轻用户,如初中生、高中生占整体读者比例较小,因而期望借助这些内容来抓住他们。“等这批读者成长起来,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现在数字内容的用户。”
当当网谋划已久的原创网络文学平台也在近日撩开神秘面纱,意在为年轻人的原创内容服务。该网站尚未上线,但原创作者已可通过邮箱投稿。对于业界关心的作者福利、待遇计划则暂时保密,但其相关负责人宣称,平台、资源、待遇、运作计划和政策要优于业内同行。
该平台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尚待观察,但此类扶持原创作者的做法受到电商及其他数字阅读从业者的追捧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起点中文网主要班底为主的腾讯文学自 然对这种模式轻车熟路,成立的创世中文网旗下大牌作者众多;百度阅读在为作者提供的创作平台上增添了大数据创作支持,并联合出版社指导作者,完善作者成长 体系;中文在线亦成立了专门的网络文学大学来指导作者创作;豆瓣阅读的原创平台则吸纳了4700余名作者在上面写作,他们的4500余部作品在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