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2014全球出版业50强排行榜”发布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有关各方,对榜单本身以及榜单所传递出的信息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继入围“2013全球出版业50强排行榜”后,2014年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再次荣登该榜,并且位次大幅提升——由第22位上升至第14位。对此,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表示,“这个排名只是一种现象,它反映的是中国出版在全球的上升趋势,揭示的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扩大,也折射出改革给中国出版业带来的勃勃生机。和世界的差距,始终是我们的关注焦点,此时尤甚。在企业化、市场化基础上的数字化、国际化,始终是我们在意在心、有志有为的领域。这个排名是个动力,也是个压力。中国出版集团会更加努力,为文化强国,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努力!”
中国出版集团近两年在出版主业上所做的战略布局和战术动作,正在显现出成效。据记者观察,中版集团2013年营业收入突破9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0.87%,是2014年排位较2013年大幅提升的关键,而高速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在于内容创新战略。该集团自2013年召开内容创新大会以来,围绕“内容创新十策”动作频仍:推出“中版好书榜”,创办全国经销商大会,培训骨干编辑和优秀营销人员,以商业化手段运营读者大会,加大对荣获国家级奖项的图书和畅销书的表彰力度……2014年,又以做响主题出版、做强优势板块、做大少儿出版、做开教育板块、做实出版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内容生产的竞争力。
记者还了解到,为增强国际传播的竞争力,扩大在国际出版业中的影响力,中版集团2014年正在加强版权资源积聚与开发、扎实推进《中国近现代文化经典文库》(英文版)等重大“走出去”项目、整合翻译资源、探索建立数字化国际营销渠道、完善“走出去”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意在逐渐做开海外市场格局,实现近期“做响”的目标。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已多次入围,且位次连续提升。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李朋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观察榜单,一方面要看到三个“利好”:一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决策的正确,激发了文化企业的活力,特别是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的入围,表明国家集中资源、资产和出版实力,打造出版国家级主力舰队参与世界文化竞争的产业战略布局,已经显出实效。二是入围的中国出版企业排名相对靠前,表明其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发展了自己,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效益连年提升。三是中国出版企业近两年的排名每年都有提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金融危机给国际市场带来的影响还在延续,而这恰恰是中国出版企业抓紧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要看到三个“问题”:一是产业规模上,中国的出版企业与榜单中位居前三甲的国际出版大鳄相比,规模还相去甚远,想要真正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影响力、赢得话语权,任重道远。二是整体效益上,中国出版业的效益主要还是依靠教材教辅,产业布局仍不够合理;同时数字化的水平太低,部分国际出版巨头数字化收入占比已达80%,而中国出版业的数字化占比远低于此。三是产品质量上,目前中国出版物的品种总量多,但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种少,亟待改观。
作为“全球出版业50强排行榜”的制作者,奥地利咨询顾问鲁迪格·威辛巴特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榜单中的收入包括出版和发行(批发)的收入,不包括图书零售、其他媒体业务、印刷、报纸等的收入,如培生的收入中不包括《金融时报》的收入。”他指出,“我们也希望与其他的出版集团直接讨论这些重要细节,为明年的排行榜作准备。我将参加今年8月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希望能够与这些集团展开对话。这是直接对话的最佳时机,可以为明年的工作获得尽可能优质的数据。”如果能区分出这些集团的主业收入,预计明年将有更多的中国出版企业进入榜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