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俞晓群:我喜爱的四种学术文采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376    时间:2013/10/27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后来我与梁先生经常接触,我曾经问他,为什么那本《世界数学史简编》写得如此流畅、如此完美,如此文采飞扬,甚至超越了学术专著固有范式的窠臼?他说,这里面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其中浸润着生活的泪水和血水。梁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一部四十万字的《世界数学史》书稿。但是,文化革命的风暴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也摧毁了他的学术研究。他的妻子被说成是国民党特务,他的女儿受到造反派的惊吓而精神失常,他的哥哥梁宗岱被关进牛棚,他的书稿也被付之一炬……等到这一切都烟消云散的时候,他再拿起笔,心中的学问已经化成一种宗教式的崇高与冲动。生活与生命的意义都被结成文化精神的力量,支撑着梁先生那支神来的妙笔。再一是是他的学术追求,他说写科学著作,尤其是科学史著作,不是说把符号化的东西叙述出来就完成了任务,他还希望为科学的骨架上,恢复肌肉和皮肤,赋予他们生命,使它们有血有肉,不再枯燥乏味。后来我为梁先生出版过《数学历史典故》和《世界数学通史》,学术是一流的,文采也仍然是一流的。

七 一点思考

我从事出版工作多年,看问题的视角会与专家学者不尽相同。以上重点例说的几位大学问家,或文或理,或偏重学术,或偏重写作,他们的才学都是公认的。学术界赞誉他们,大众阅读赞誉他们,出版界赞誉他们,为什么?当然是他们高超的学术水平与优美的文字风格在起作用,实现这一点,除去天赋的因素,学习、追求与辛劳,都是必须做到的。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俞晓群.这一代的书香.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尹宣译.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记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3]易中天.艰难的一跃——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

[5]黄仁宇.黄河青山.北京:三联书店,2001.

[6].董桥.回家的感觉真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

[7]王充闾.序.俞晓群.数与数术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

[8]王充闾.王充闾散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9]俞晓群.一面追风,一面追问.台北:网络与书,2006.

[10]俞晓群.前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11]梁宗巨.世界数学史简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

《文化学刊》2013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