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在国外,“心灵”类图书在国外滥觞于“新时代运动(New Age Movement)”。该运动继之上世纪60年代末的“嬉皮士运动”而起,最初从东方禅宗思想中寻找根源,在知识分子中引起关注。其后,蔓延到宗教、艺术和日常生活领域,形成了反叛现代性的全球文化寻根潮,并在最近十年里,融入了流行乃至商业文化元素。红极一时的乐队神秘园(Secret Garden)、英格玛(Enigma)等就自称禀受了“新时代运动”的影响,而“乐活”概念更是被套用到从瑜伽到尿布的各色广告。
作为“新时代运动”的经典之一,《与神对话》系列侧重从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入手,强调主观认识对外界的影响,从而达到自我提升,乃至助益身心健康的直接效用。
《与神对话》的作者尼尔·唐纳德·沃尔什名不见经传,是占美国社会53%的中产阶级的一员。凭这本“神叨叨”的书,不仅让他登上了1996年《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而且还引来了数百万追随者,奉尼尔·唐纳德·沃尔什成为另一个约瑟·史密斯(摩门教始祖)。
“但我们在介绍这个书的时候,不讲作者尼尔的宗教渊源,而讲他的人生经历。”李继宏这样解读引介《与神对话》的策略,一方面是考虑尼尔的宗教背景和国内的读者比较疏远。另一方面,国人较少宗教性的困惑,而较多婚姻、工作、家庭的现实烦恼。
李继宏庆幸自己生活轨迹的改变,一半始于着了《与神对话》的“道”。
当年,这个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毕业生,是翻译界有名的“快笔”。他每天一早六点披衣坐起,在电脑前一直挨到晚十二点,中间只有上厕所,和用热水泡面,才起身离座。李继宏以日译万字的速度,唱起“翻译每千字六十块也算高薪”的高调,没少遭讲究“慢工出细活”的老翻译家们质疑。
“心灵类书籍中,一些宗教术语从东方传到欧洲,从欧洲再传回来,如果不理解,翻译很难。”李继宏说。而他自任为《与神对话》译者的底气,一半出自对版本校勘的兴趣,一半出自对不同源宗教的认知。现在他打算把他的书一译到底。
“国内的心灵书译者不好找,因为除了文字功夫,更需要对各种宗教源流的了解”,李继宏说,相对其他类型的外文书籍,心灵类图书的翻译门槛会更高,这也是目前国内类似出版社面临的难题之一。
在业界,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书公认比较难译,在于他的思想杂糅了超验论、基督教科学派、印度教和佛教乃至一些神秘主义和心理治疗理论。每个读者通过自己不同的阅读渠道再通向它,如克里希那穆提、古罗马泛神论的马克奥勒留《沉思录》、奥维德的《爱经》甚至《圣经》等等。
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虽然业内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态度却是倾向于乐观的。李继宏已经重译了三卷《与神对话》,手头第四、第五卷的译稿也将在年内脱手。尝到甜头的“帛书文化”,在第一卷取得市场成功后,早已趁热打铁引进了“新时代运动”的另一部经典《奇迹课程》,并着手出全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其他作品。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