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任正非的坎》:书名和封面设计拖了畅销的腿吗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803    时间:2013/8/25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任正非的坎》:书名和封面设计拖了畅销的腿吗

本期评议《任正非的坎》,我们邀请了参加第二期编辑沙龙的与会者参评,17位编辑给出精彩点评,本书的策划编辑也在现场。关于选题,以商企名人的坎坷经历为核心是否会有看点?关于封面,色调、照片、白色块,为什么有的编辑颇不认可,而有的编辑却大赞有深意?书名中带有负面的东西会不会影响读者的购买积极性? 

点击进入图书链接页面

《任正非的坎》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刘洪飞 著
出版时间:2013年06月

 

【编辑评议】

刘颖 中智信达 运营总监 代表作《马云的坎

“坎”系列从书是由乐知信达、中智信达以及原“赢在中国”顾问刘世英主编共同策划出版的,主要内容均来自刘主编对企业家们的采访与交流。乐知信达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旗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与中智信达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才成立不到三年。改革开放30多年了,现在新企业不断发展起来,大家都盯着那些发展得好的企业,都盯着那些成功企业家们的管理和商业经验。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马云有这样一句话——退休了要写一本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华为的任正非经常说——我们要活下去,宗庆后跟国际大企业打了多年的官司,史玉柱曾经欠下数亿债务……大家就在研究他们成功的经验,但我们就要独辟蹊径,想研究他们失败的经验,并从失败中引出成功之道。 

有的老师说只知道华为不知道任正非,实际上包括像万达集团的王建民,这些人越神秘,研究经济的人越对他们感兴趣。

乐知信达的母公司中智信达是培训公司,专注于企业研究和管理,在研究企业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刘主编一拍即合,便开始着手操作这套书。过程很艰难,无论是组稿还是制作,都很艰难,光一个封面就折腾了半年。第一本《马云的坎》在杭州卖得还是挺好的,这跟马云的大本营在杭州应该有点关系。今天点评的这本是《任正非的坎》,大家能看到这本其实比《马云的坎》、《柳传志的坎》都要薄得多,因为任正非是一位非常低调的人,一句也不愿意多说,但是在访谈资料那么少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做出一本至少从目录上看着很精彩的书来,确实是费了一番心思。

关于封面的争议,我特别跟大家解释一下,其实作为策划编辑,有些事情也是左右不了的。这个封面,大家都说颜色暗淡、书名不突出、字体太方正等等,这些当时我们也都讨论过,我跟刘主编一来二去的折腾了半年多,最终结果是没扛过他,毕竟我入行晚,做财经书的时间也不长,有些想法可能不成熟,所以当时我还是选择了遵从领导的意见,要不然这书迟迟上不了市。其实“坎”系列在地面店还不错,颜色的冲击力还可以。当时我们也想过每一本书换一个颜色,不过后来的决定还是延续这个颜色,使读者有深刻的印象。

在座的老师们还提到关于封面文案,有诸多不足,比如封一没有任何关于“华为”的字样,有可能会损失一部分不认识任正非的读者,勒口的内容介绍不够精彩,等等。对于大家的意见,我都一一记下来,回去认真研究,让编辑们都学习、改进。

我觉得除了书本身内容过硬、封面好看之外,营销也非常重要。培训行业有一本比较成功的书叫《拆掉思维的墙》,这书的团购量非常大,我们公司的培训类图书也都有一定量的团购。我们培训团队最擅长的就是营销,我们除了在培训会上卖之外,我们有能力把我们出的书铺到更多的书店——新华书店、三大电商、机场书店等。中智信达光盘在各渠道上,无论是品种数还是销售数,都是行业里首屈一指的,有时也能拉到乐知信达图书的销售。

从8月开始我们准备在机场书店做“坎”系列灯箱广告,把系列效应做起来,想把“坎”这个话题延续下去。今天我主要是来听听大家对这本书更多的批评,好好学习,有利于我们团队接下来再策划更多的好书。非常感谢大家的批评指导。

程娲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 数字出版营销主管 

我刚做经管书不久,我知道华为,但是任正非是谁还真不知道,看到《任正非的坎》我就上网查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他是华为的CEO。我觉得这可能表明这本书对大众来说吸引力还不是那么强。我知道最近中信出了一本书叫《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我们华章也出了《华为营销:征战全球的立体战术》,我觉得这两本的书名吸引力就更强一些。这本书叫“任正非的坎”,感觉说起来特别绕嘴,书名不是太有亮点。这书的内容还是很好的,我大概翻了一下,几十道坎,具体说得很清楚,但是这个书名不是太好推广,我认为上榜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顾民 北京北纬通信  无线运营事业部总经理 

我以前做过手机彩信编辑,手机阅读懂一点,纸质书的编辑和出版我是外行,我只能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发表一点浅见。《任正非的坎》这书我还没有细读,只能根据感觉挑两个刺,和大家探讨:

1、从一个彩信编辑的角度来说,因为手机屏幕小,对字体大小特别讲究,包括LOGO设计。我想纸质书封面就是营销位,同样很重要。从某些角度看这本书封面的时候,封面白色块部分正好反光,看不清楚书名中间那个字是“坎”。在书店里,封面出现在读者视觉中的时间很短,一次没有看清的话以后也就不会再细看了。不知这本书封面为什么这么设计?字看不清,感觉也不够美感,相比来说,蒋永军老师做的林毅夫那本书就显得很高端,字体和图片处理很讲究。字体不是说越大越醒目,而是要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认为封面设计还需要再提炼一下。

2、还有一个就是看到《任正非的坎》这个书名让我有点发蒙,不知道这个坎是指任正非早年创业面临的坎呢?还是作为电信巨头的华为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坎?感觉这个名字太平淡,不抓人。刚才听了编辑介绍说,这是一套丛书,有任正非的坎,还有柳传志的坎等等。我才明白这是一系列书,定位就是某某人的坎。我感觉这种类型的书整套应该比单本好卖。它的定位更像是资料汇编,和单独为某个业界领袖做的专辑还不一样。它的定位不适合单本卖。企业家都是有个性的,当一本叫做《任正非的坎》和另一本叫做《柳传志的坎》的书放在一起的时候,从书名上看不出两种坎有什么区别。假如这个名字就是微信标题,用户可能就不会往下点了。

郭简 电子工业出版社  策划编辑 

我做书的主要方向是科技类书,我是理工科背景,看到《任正非的坎》这本书感觉很亲切,因为华为和任正非的很多信息我是很熟的。但是这本书的内容我没有看过,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书在写华为,写任正非,我首先不知道这本书跟其他那些书有什么区别。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据我了解任正非这个人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他很少接受采访。我不了解这书的作者写任正非是隔岸观火地写,还是他确实能够把他写进去,我担心这书做出来之后会像市场上其他书一样沉了,并不能突出它的特色。有机会我了解一下的话,可能从技术的角度给出我的一种建议和看法。

潜荣华 北京博闻春秋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文编主管 代表作《知鱼之乐》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陈昕:《出版忆往》后记

  • 下一篇文章: 电子书毁灭的那些记忆和人类踪迹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5]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8]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6]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5]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3]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51]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5]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900]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5]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4]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2]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5]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80]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