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俞晓群:可爱的文化人——眉睫
眉睫来京后,创编“儿童文学走向世界丛书”,中英文版,囊括三十位当红作家文集,市场与品牌都有考虑。还有“经典怀旧系列”,以及《丰子恺全集》系列图书。因为眉睫学术功底好,有策划能力,又受过良好的商业化训练,做起事情有条不紊,进步也快。交办工作,最让我放心。

眉 睫
我知道眉睫的名字,大约是二零零七年前后,在天涯社区闲闲书话上。那时我在辽宁出版集团任职,正计划重回出版一线编书,希望能在网络上,发现可以共同做事的人。我见到眉睫发帖,谈到文学史上,一些受到冷落的人物,诸如废名、许君远等,认为他是一位颇有见地的学者。
二零零九年七月,我来到北京海豚出版社工作。翌年四月,眉睫发来邮件,谈到自己未来的人生走向,感觉身居武汉,没有达到他做事情的理想状态,有改变工作环境的念头。此时我才知道,他本名梅杰,二十五岁,职业是童书编辑,在湖北海豚传媒任职。
我最主张有才智的青年人,能到北京、上海一类城市闯天下,边工作边学习,会有更多收获。所谓某地为文化中心,本质是人才聚合。对于青年人来说,能融入那样的文化圈子,结交师长、朋友,见识文化场面,获取更多文化信息,是天大的好事。百年以来,走这条路的仁人志士不胜枚举。所以见到眉睫邮件,我就有鼓励他来京的想法。于私而言,我初来北京,人地生疏,出版童书又不是我的长项,若能得到眉睫加盟,自然高兴。
半年后有一天,我给眉睫发消息,问他近况如何?他回复:“今日何故问候?真是奇了,莫非心有灵犀?后学今日亦思事业问题,昨晚及今日均读先生所著《这一代的书香》。后学很想到贵社效力,但愿能有所贡献,今天正一直在思考怎么再跟先生提这事。儿童文学、海豚书馆、图书推广我自信都可施展。”二零一一年春节后,眉睫按特殊人才,调入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不久任文学馆总监。我对他初始印象:周正,质朴,讷言,智慧,敏感,早成。
关于早成,有两点说明。一是他不到三十岁,已经有《朗山笔记》、《关于废名》等十余部著作和编著出版,他选择研究领域,于缝隙中见微知著,于平缓处冷中求热。他的近著《文学史上的失踪者》,多好的题目。陈子善先生称赞,虽然眉睫未处于文学史研究主流之中,但主流中学子,有几个人能有眉睫这样的智慧、勤奋与热情呢?许多学者作家如:汤一介、乐黛云、谢泳、傅国涌、刘绪源、董桥、徐鲁等,都曾经撰文赞扬眉睫的工作。二是眉睫对自己人生道路,如学问、职业、生活、交际等,始终认真思考,严肃对待,不像时下世俗青年,游戏人生,得过且过。在他的思考中,可以见到荆楚才俊的睿智,还有旧家子弟的遗风。
说到遗风,近读眉睫《我是怎样走上学术之路的》,他写道:“我家自晚明以来已是耕读传家,儒士辈出,近支之中,贡生、太学生、庠生不少。……外公祖上自道光以后冠缨不绝,他的高祖、曾祖、祖辈、父辈四代之中,举人、贡生、太学生、国学生、文学生不下十余人,其中五人担任过朝廷命官。”看来我的感觉没有错。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