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黄崇凯:编辑挺像一只看不见的蝙蝠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779    时间:2013/5/28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这个分类清单依个人天分或需求还可以继续开列下去。不过每当我被书籍内容以外的琐事困住时,我总要抬头看看这些图书分类,在心里一一比对目前手上做过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书,顺便也看看其他同事和同行在做些什么或想些什么。

也因为编辑是这样一种暗无天日且偷偷摸摸的角色,我们很容易偷鸡摸狗。好比说,你终于找到机会出版自己还是单纯读者时候绝对想看的书,这时你得撒下漫天大谎,欺骗你的上司说这本书多有赚头,欺瞒通路说这本书多么好卖,乃至于蒙骗读者不看会后悔(属于「所有人都在看所以似乎你也该去找来看的书」或「谎言被拆穿而做不成的书」)。又或者,做为编辑的特权之一就是可以光明正大联系任何你喜爱的作者,以谈书为名义通信甚至碰面聊天,不管那是远在天边的《纽约时报》畅销榜作家、热门的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在柬埔寨的NGO工作的国际志工、电影导演、歌手明星、黑帮老大、法医、厨师乃至于部落格或脸书上每天喂养人们笑声的素人写手。

可惜出版社总是无法尽如人愿,最常出现的状况是:你想出的书,老板不想出;老板想出的书,你不想做。有些人因此愤而自行创业,专做他只想出的书。但这其实是个永恒的难题:万一你想出的书,读者不想看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也无法像宋代的欧阳修那样有自信地说:一个说法只有一个人讲,就算相隔一千五百年才又有人讲,只要三人成众,自然就有人信了。我们在台湾所面对的图书市场现况是:只要一本书没有两千本销量,那要再继续做下去就很难了。

因此这也是我们身为编辑日日折冲的事务之一,尽量把大多你不想做的书做得让人想阅读,让那些需要它的读者找得到书;同时淬鍊自己的编辑能力,等待那本想要做的书出现,才能将书本身的美好边界推展到最辽阔的极致。

于是人们将可能只会记得有这么一本书,不小心记下了其中某个段落或阅读之时的某种情境、温度、感受,读者在无意间缝合了两个世界,而两个世界安静无声地融合了,就连接缝之处也找不到。

因为编辑是看不见的,而且必须看不见。那表示一个小宇宙已经注入了另一个之中,在层层叠叠的维度里,我们或许默默地改变了世界。

黄崇凯:1981年生,云林人,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毕业。与朱宥勋合编《台湾七年级小说金典》。着有小说集《靴子腿》、《比冥王星更远的地方》、《坏掉的人》。曾任《联合文学》杂志编辑,现为联经出版公司文化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