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建工社贺伟谈书脊设计: 方寸天地 气象万千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023    时间:2012/7/15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建工社贺伟谈书脊设计: 方寸天地 气象万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美术编辑 贺伟


    现在的图书市场,各类图书品种繁多,尤其是那些相同题材、相同书名的书籍越来越多,使得图书在出售展示中能够平面摆放的机会少而又少,而绝大部分的图书都是以竖排方式陈列在书店的书架上。根据调查统计,读者在书店购买书时注视的平均时间只有8秒,只有在8秒钟内吸引住读者,他们才会拿起书来看内容,进而产生购买的可能。这时,书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自身的语言向周围的空间辐射出张力,在第一时间抓住人们的视线,实现它的设计价值。因此,书脊是肩负着书籍整体形态在空间展示的重要角色,与封面相比,虽然算不上第一角色,但也当属最显山露水之处了,设计者不得不,也必须要为这一“狭长之地”打扮出一张具有丰富表情的面孔。

    书脊又称“封脊”、“书背”,即处于封面和封底之间的狭长部分。书脊不仅起着保护内文页订口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向读者提供书籍信息,便于读者在书架上检索和查找的作用。在这小小的方寸之地要承载的内容很多,通常情况下,要有丛书名、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及标识等。在完成了它的基本使命后,还要具有提供审美愉悦和吸引潜在读者、促进书籍传播和销售的重要功能。因此,书脊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了,探索书脊设计的新思路,成为本文着重研究的话题。

    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 视觉艺术设计方面

    书脊是封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书脊的时候要与封面等同于一个平面来构思,艺术风格要统一,不能独立设计。设计元素要布局合理,符合艺术造型的特性,根据书脊的宽窄,思考适合的设计手法,构思“有意味”的设计形式。或许这个世界上只有书籍设计师才能拥有这样独特的设计空间。

    单行本的图书在发挥书脊的艺术设计时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但是要善于与封面和封底联系起来整体构思,巧用其设计元素,做到有呼应、有延续,自然就达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1)文字的编排要学会字体设计组合化、文字布局集中化,减少文字层次。(2)标识或丛书符号的设计不可小觑,要精简概括、造型特别、易于识别。(3)图形图案与封面要相互延续呼应,层次宜少不宜多,避免图文重叠所造成的视觉含糊不清。(4)色彩要明快,但不宜过多,过多容易淹没书名,如(图1)。


图1                                   图2


    系列丛书的书脊因为共性很强,能够提供一个更大的发挥空间,设计师应充分思考系列丛书的整体化设计,强化它们的整体艺术风格,这样有利于提升丛书整体品质。所谓整体化设计,一是系列丛书排列在一起时艺术风格应统一化,设计元素的布局与分割要完全一致,只是文字和色调有变化;二是把所有书脊看作一个完整的平面,除了保证每个书脊的文字等功能性的必备元素之外,图形类的元素可以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这样会产生一种更新颖的整体艺术效果,强化书籍的艺术个性。例如《中国小说通史》一套书(图2),设计者非常强调系列图书的连续性,将“先唐卷”,“唐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依次展开并置,完整山水绘画若隐若现,营造出空朦、飘忽的意境。四卷和为一体,书脊上“中国小说通史”由右至左相连,与作者、卷名、代表各卷中经典小说片段形成层次分明的整体。

    (二) 印刷装订工艺方面

    书脊形态的产生来源于印后装订工艺的完成,从这一切入点探索书脊设计新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

    (1)直接裸露,强化边缘
   
    将传统书脊装订部分直接裸露出来,打破传统书脊有书名、出版社名和作者名的三名主义思想的常规,完全露出书脊的胶订和线订部分,大有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柯布西耶将房屋结构裸露表达的气势。《守望三峡》一书(图3),书脊部分就是完全裸露装订线和各页胶合的方式,把书的结构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又如《杂碎》一书(图4),该书也是采用了这样的书脊设计方法。这种方式并不是孤立来设计的,而是从书籍整体设计的要求出发,服从于书脊主题的表达需要。这本书介绍的是北京时尚和流行文化,书中的内容如同书名一样,将很多现代生活的大小细节和故事组合串联起来,而书脊部分将各种花花绿绿的书芯组合起来,在整齐与规律中透露杂碎凌乱的感觉,完全符合主题的需要。


图3                                    图4


    这种裸露书脊的手法,展现了书脊的另外一种情态,有点“内衣外穿”的效果,这种朴素、直白的陈述方式显得更有力量、更直接,这种手法比较适合时尚类、文艺类的书籍,体现当下流行的“混搭”时尚与现代人自我表露的心理。

    (2)变换装订,美化边缘

    随着新的印刷工艺和装订工艺的发展提升,为书脊设计的创意扩展了新的空间,根据书籍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形式去表达主题,可以使书脊散发出多样的视觉魅力。主要体现在装订方式、封面用纸、线的选择和连接方式等方面。

    首先体现在线装与平装的装订方式结合上。现在的一些线装书是建立在普通胶订的基础上打孔穿线装订,这样就把线装的美感和平装的实用性结合起来。一方面发挥了现代装订牢固度的优势,另一方面保留了线装书的传统气息。《中国水书》(图5)此书在选用平装胶订的基础上,再用白色棉线进行装饰连接成线装书造型,和书的整体气质相当吻合,具有十足的书卷气,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意蕴。


图5                                  图6


    其次体现在封面用纸的变化上。现在的书籍已经从单一的铜版纸中得到解放,各种各样的特种纸甚至木板、塑料、布料、皮革都可以成为封面素材。这一变化是伴随着设计师对书籍设计认识的改变而变化的,各种材料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书籍现有的形态,赋予书籍这一形式以新的生命力。例如《平面设计在中国》一书(图6),梯形精装外盒与书形成有机的色彩分割,方便取阅的同时,也创造了两种纸张材质的对比。书脊部分用电脑绣花的工艺表现增强了质感变化和时尚感,同时也以“百花齐放”来概括中国平面设计多元化的蓬勃发展。

    最后体现在线的选择和连接方式上。装订线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清水白绢线”上,而是根据书籍设计的需要选用各色丝线、皮绳、缎带、麻绳甚至铁丝等材料。另外新概念的线装书脊在线的连接方式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尝试。例如《连理集—高马得,陈汝勤绘事唱随》一书(图7),本书在书脊部位用几条红毛线来同时连接,每一条都编结了蝴蝶图案,三只蝴蝶暗合“连理”“唱随”,寓情寓意,余韵绵绵。或者打破原来的方法,增加其他材质的东西,共同组成新的形态。再或者改变线在传统线装书中的原有功能,在书脊部位用绳子连接成书名,既现代又古典。例如《随园食单》(图8),采用古式线装,展开书本,将封面和封底拼接起来看,两边的线装刚好组成汉字“单”,点题《随园食单》中的“单”字。

                               图7                                  图8


    以上探讨的只是书脊设计的一些新思路,实际上设计无界限、无固定的模式,它永远需要创新和求变,根据书籍的内容选择适合的书脊设计形式,给读者呈现出丰富的面孔,并以这些方法作为借鉴,作为起点,开启智慧和灵感,不断创造新的书籍形态才是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