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伦敦书展侧记 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盛宴
 伦敦书展一撇
■保罗·理查森 本报英国特约撰稿人
不久前,以中国为主宾国的2012伦敦书展落下帷幕。在书展期间,中国主宾国展台包含了180多家来自中国的出版社以及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的展台,共举行了300余场活动。 在此次书展期间,中国的出版人悉数到场,许多国外出版机构的高管也非常关注中国的出版业。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为中外出版业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剑桥大学出版社的首席执行官潘世勋,在他的带领下,剑桥大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了一系列中国图书。再比如企鹅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周海伦,已经将很多中国当代文学介绍到了西方。 就我个人而言,我在书展期间做了两场演讲,第一场是介绍中国出版业。但是令我感到遗憾的是,我只能拿2009年的出版业数据向与会者介绍中国图书市场的规模,因为最新的数据还没有出炉。我做的另外一场演讲,是在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the Peoples of China)发布会上。这本书同时推出了纸质版和适用于iPad的互动电子书。 除了中国主宾国活动之外,今年最热闹的就是面积扩大的数字出版展区。多场以数字出版为主题的论坛或演讲都受到了关注。西方出版人对于电子书的定价,与苹果亚马逊等数字企业的合作都十分关注。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数字企业或许将改变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同时也对STM出版造成了一定威胁。 总之,今年的书展可以说是中国出版业的一次盛宴。我甚至认为,和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相比,中国出版人在今年的伦敦书展上有更多收获。可以看出,这对中国出版业的“走出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英国大概销售了1800种图书版权,但仅仅购买了178种中国的版权。我认为,这个数字在今年会明显增加。 中国的小说、童书以及流行的非虚构类图书在英国都有市场空间。更值得关注的是,许多中国出版机构都在伦敦设立了分支机构。未来,中国出版社很可能会收购西方的出版公司。?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