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王焰:华东师大社重大项目重古籍、重经典、重原创

[ 来源:佚名    点击数:889    时间:2012/5/13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2)项目实施过程由调度会监控

    调度会制度是我社确保出版进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本社图书生产流程的总协调,每月召开一次。由总编办牵头,相关社领导和市场部、印务部、编校中心负责人出席。

    出版基金项目的整个出版流程由调度会、总编办全程监控。为了协调进度,我们编制了专项时间进度表,将总体进度表分阶段细化,要求各相关部门执行。每阶段之间预留数天“缓冲期”,用于处理疑难问题或突发事件。调度会及时了解在哪个节点上出现问题,与项目编辑、各职能部门沟通,督促解决。

    二、项目实施的质量管理

    (一)图书内容质量管理

    在此,我以最近刚刚入选国家出版基金的《杜威全集》为例,介绍一下翻译类图书的质量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出版业是内容的产业,内容为王的特点非常明显,对于翻译类出版物而言,更是如此。译者作为内容的提供者,直接决定了稿件的质量,因此,建设高水平的译者队伍,是重大翻译出版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核心所在。然而,高水平的译者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磨合、维护、交流。正是基于我社多年的西方经典翻译和出版经验与积淀,2004年,我社策划了38卷本《杜威全集》这样的大规模翻译工程。

    《杜威全集》的前期准备用了3年时间,在这3年里,主要的任务是根据项目要求,在全国各大高校的相关系别中寻访合适的译者,并定期召开翻译会和联络会等,为译者之间沟通和探讨翻译与学术问题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渠道。

    译者落实后, 我们给的翻译时间一般是2年以上,如遇特殊情况,时间可能更长,交稿时间以保证译稿质量为转移。译者交稿后,经出版社预审合格,并不直接进入出版流程,而是由出版社聘请专人,对照原文进行译校,时间在半年左右。之后,再进入出版社进行三审三校。

    《杜威全集》的基本运作与翻译规范,主要有如下两点:

    第一,在内容规范方面,要求《杜威全集》的翻译完全以英文版的精装版为翻译的底本,要求翻译者严格遵循原书的篇章体例结构,在翻译过程中不得擅自做任何的更动与增减。为了确保译文质量,一般要求每一卷都由两人以上参与,各卷的翻译团队内部人员形成互相交换审校的机制。

    第二, 为方便翻译团队内部联系和沟通,《杜威全集》的出版方与翻译方成立了负责具体事物洽谈与落实的工作小组,双方各自派出代表,建立常态联系。翻译工作正式展开后,定期编印《工作简报》,互相沟通信息,交流翻译心得,统一工作规范,监督工作进程。

    (二)印刷质量管理

    印制是图书出版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图书的最终形态,因此极为重要,尤其对于这些对工艺、纸张等往往有特殊要求的重大项目而言,更为关键。因此,必须对印前、印中和印后全程把握,避免一切可能的漏洞。

    (1)印前反复比较。

    从《朱子著述宋刻集成》来看,该书对装帧、印制部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装帧设计部、材料采购部、印制部和编写团队多次开会讨论装帧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请多家供应商提供纸样供,为了查看印制效果,请印刷厂印制少量样张,仔细比较,调整印制工艺。函套、布面、装订用线等材料也是通过多家比较,最终选定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和工艺。

    (2)印中项目负责人监控。

    印制部对《朱子著述宋刻集成》实行项目负责制,由印制总监亲自监控、协调印制过程。在宣纸定制和印刷、装订过程中,出版部业务员全程追踪,直接下到生产机台,监控质量状况。

    (3)印后检查图书质量。

    《朱子著述宋刻集成》样书印制后,印制部负责人亲自验收,确认样书质量合格后,再进行大批量的印制。成品入库后及时进行抽查。图书入库后未必能在短时间内销售完,对图书的保护也很重要。我们特意把每函图书用薄纸包好,并装在定制的纸箱里,这样能够避免图书仓储、运输的损耗。

    三、项目资金管理

    为了科学管理国家出版基金,确保出版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国家出版基金财务管理办法,我社专门制定重大项目专项出版基金资金管理办法,对出版基金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重大出版工程与一般的大部头出版物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它是从国家立场出发,以文化传承为目的,因此,必须做好后期的宣传推广工作,让项目被社会了解,为社会分享。因此,所有重大出版项目完成后,我们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宣传推广活动。

    2010年10月19日,我社联合清华国学院等众多合作单位,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朱子诞辰880周年纪念会”,会上重点推介了《朱子著述宋刻集成》,也是该书的首发式。30余家媒体关注并报道,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等对此事件给予高度关注并作专题报道。此类推广活动极大提升了该项目的社会影响,也带来了此书的销售高峰 。

    重大项目除了社会效益外,也要兼顾经济效益,而好的产品必须要有配套的营销策略,才能顺利实现销售,并最终实现其价值。因此,我要求编辑在重大项目的策划阶段,即要制定出详细的宣传和销售策略,尽可能做到高瞻远瞩,而不是临阵磨枪。

    以《解读敦煌》为例,在选题策划阶段,我和项目编辑编辑便与营销和销售人员对该书的主要内容、作者背景、市场定位、读者群和卖点等进行充分沟通,甚至细化到该书的广告推荐语、书评、媒体推广策略等。新书上市前,除制作传统的新书征订单外,还为书店制作了视频宣传片、广告资料包。新书上市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如:(1)在世博会、上海书展期间,邀请读者与敦煌研究院的作者群面对面,近距离“解读敦煌”;(2)与数字出版有效组合,开发ipad版,提供移动阅读和付费阅读模式,;3.实施“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战略,将版权输出到国际社会,在提升中国经典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