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企鹅停借电子书 惹怒图书馆
■戴园园
企鹅日前宣布,将停止同电子书服务商OverDrive的合作,并不再向美国公共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此言一出,立刻引起美国出版界,特别是图书馆的一片哗然。在数字出版时代,出版机构究竟应当如何与图书馆合作这一议题逐渐进入出版人的视野。
五大社拒借电子书
事件的另一主角OverDrive成立于1986年,官网显示,该电子书服务商早在2002年便开始同图书馆合作,提供电子书下载服务,服务面覆盖美国上千家图书馆、学校以及零售商。企鹅与OverDrive的纠葛也并非突发,而是从去年开始就已酝酿。11月中旬,企鹅宣布停止与OverDrive的合作,并要求对方即刻停止向图书馆出借企鹅出版的电子书,原因是担心电子书借阅会产生版权威胁,同时将重新评估之前设立的电子书出借条款 。但业内人士指出,企鹅向OverDrive提供的电子书的格式与提供给亚马逊的格式是一样的,而企鹅并未对亚马逊采取任何行动,因此给出这一理由着实让人怀疑。然而仅仅几天后,企鹅又宣布恢复与OverDrive的合作,但将合作期限限定至2011年年底。 正当大家都暗自松了一口气时,企鹅突然又正式宣布完全停止同OverDrive的合作,并不再向图书馆提供免费电子书借阅服务。这一行为不仅令出版界大跌眼镜,更是令图书馆人相当恼火。 非盈利电子图书馆组织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总监彼得?布兰特立表示,美国图书馆皆对企鹅的决定表示愤怒,认为这是一种数字时代的“退化”行为。相关报道称,由于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受到零售商、出版商的排挤,部分图书馆正着手准备联名通过法律手段申请补偿,而企鹅的行为无疑是激化了出版商与图书馆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美国图书馆电子图书的借阅进退维谷的局面与几大出版集团的政策不无关系。美国六大出版机构中,阿歇特在2009年就停止向图书馆提供电子书资源,哈珀?科林斯将每本电子书的借阅次数限制在可怜的26次以下,而麦克米兰和西蒙舒斯特则从未向图书馆提供过电子书。目前六大出版机构中,只有兰登一直在支持图书馆电子书借阅。 就在不久之前,兰登刚刚宣布新的图书馆电子书借阅规则。其售给图书馆的每本电子书价格将有所上涨,作为补偿,兰登将放弃限定借阅次数。图书馆本希望兰登的政策变革能够带动更多大型出版机构向同一有利方向发展,而就在图书馆刚刚看到一丝电子书借阅的曙光时,企鹅的决定让他们陡升寒意。
出版社需图书馆支持
从美国出版市场的普查数据看来,企鹅的决定似乎有待商议。 有数据表明,仅有45%的美国人在以家或公司为中心10英里(约16公里)范围内享有一个独立书店,而这10英里的范围内有一家巴诺书店或百万书店的美国人也仅占总人口的55%。 而另一方面,根据OverDrive今年公布的数据,去年该服务商所提供的图书馆电子借阅书目共获得16亿次访问量,与2010年同比增长130%;图书借阅总次数达到3500万次,预约次数达到1700万次。不得不说,虽然有大量客户群在OverDrive的电子书目中浏览并想要借阅自己想读的作品,但由于资源匮乏,大部分读者无功而返。 纽约公共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图书馆掌握着详实的读者数据,了解不同读者群的不同阅读习惯。电子书在图书馆被借阅的过程,就是出版商与读者直接建立联系的过程,这一资源对于出版商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电子书租赁网站比尔巴瑞的负责人蒂姆?寇塔斯也表示,就图书阅读量来说,美国人平均从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数量是从书店购书量的两倍,而每年有近10亿册图书在图书馆系统中、 在1.69亿图书馆用户手中流通。这样庞大的数值,出版人不应该不放在眼里。 寇塔斯进一步强调,目前美国出版业正在逐步脱离公共图书馆系统,但出版人并没有意识到,图书馆能够提供非常详实且数量庞大的读者数据,这是亚马逊永远不会透露给出版商的。甚至有观点称,这1.69亿图书馆用户将是美国出版业未来最庞大、最具潜质的读者群体。正如寇塔斯所说:“诚然,图书馆需要出版人的资源,但我认为,出版人更需要图书馆的支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