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极限速读:引导孩子们阅读的新方法
激励和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克服阅读恐惧,可以有很多方法。本文介绍的这一招可谓新颖独到。
“极限速读”是什么?
Anastasis Academy是一所崇尚个体独立和快乐学习的学校,这个学校的一个班级建立了一个名为“极限速读”(Extreme Speed Booking)的网站。这个网站背后的意图是希望将丰富的图书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形成班级图书小组。
“极限速读”网站的工作原理有些类似于速配。学生们首先用较少的时间感受一本书,然后根据“我还想继续阅读”、“我对它有兴趣”、“它不适合我”、“我已经读过了”这几个标签对这本书评分。学生还可以根据感兴趣的程度进行更细致的评分(1星到10星)。这个过程引导学生们接触丰富多样的图书、作者和图书种类,从而有机会碰到他们原来不可能接触到的作品和作者。它还能帮助老师们依据兴趣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图书小组。
怎样把“极限速读”带进每一个课堂?
“极限速读”是一个建立图书小组或文学圈子的有趣方法,我喜欢通过这个办法来接触不同的图书和作者。在Anastasis Academy这所学校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建立了一个基于Weebly的站点,这个站点与亚马逊的“试读”(look inside)内容连接起来,由于所有的学生都拥有一台iPad,这使得我的站点成为了学生们手上预览图书内容的最简便的方式。
不过iPad并不是必须的,没有iPad一样可以。你只需要保证有足够的实体书,在“极限速读”课程实施时,所有的学生围坐在实体书旁边,至少每人都能分到一本书。如果有课堂使用的桌面电脑,则可以把两种方式混合使用。
第一步,告诉学生们,每本书他们都只有2分钟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选择阅读导言、第一章或者浏览书籍封面、翻阅章节标题插图等任意方式感受这本书,目标是在2分钟的时间里确定这是不是一本你想要阅读的图书。
第二步,2分钟时间结束时响铃,学生们交换各自的图书。在交换之前,迅速记下图书的标题,并且对其评分。
第三步,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学生们对每本书都做出了评价,收集学生的记录,根据记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图书小组。
在我建立的“极限速读”网站上,我还添加了一些新的页面,增加学生们探索新书的范围和空间(通过Shelfari和Book Wink网站);增加了一个表格,图书小组可以将他们正在阅读的书目填进去,表格可以直接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老师。学生们可能会记录一些阅读的感受,因此我想再增加一个供图书小组提问、评论的空间很有必要。
班级老师还建立了一个谷歌在线表单(Google form)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填写,这个主意很好,可以将学生们所有的反馈集中起来。
关于用实体书进行“极限速读”的一些建议:
• 所选图书要涵盖不同的阅读难度等级,确保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有选择的余地。
• 所选图书要涵盖不同的作者和不同的类别,确保可以拓展学生们的视野。
• 如果有课堂电脑,在里面准备一些图书预告片,可以从Book Wink这样的网站去找。图书预告片能够像电影预告片那样,生动的向学生们介绍图书的内容。
• 所选图书要包括一位作家的多部不同作品,这样在学生完成小组阅读后,他们可以针对某一位作者进行全面的研究性的阅读。
• 所选图书要涵盖某一类别的不同作品,这样学生在完成小组阅读后可以就某一类别讨论其共同特征。
• 所选图书要涉及小众话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小组阅读后讨论角色塑造、写作方法等。
• 用非虚构类图书来强调你在其他学术领域使用的话题和主题。
• 选用总统、发明家、作家传记。学生在小组阅读中可以了解到特定的人物,可以用在集体讨论中。
总而言之,“极限速读”是一种有趣的阅读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也可以使用传统的工具,对于学校的老师们,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手段。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