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中少社 带丁丁在中国“历险”
■本报记者 刘 佳
2011年年底,由好莱坞名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担任制片的真人3D大片《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正式登陆中国大陆。而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独家引进的7种电影版图书也同步上市。 比利时连环画大师乔治·雷米(笔名埃尔热)的《丁丁历险记》自1929年问世以来,已经陪伴全世界的读者走过了82年的阅读历程。82年来,这部作品在全球总共出版了96种译本,销售数字超过3亿5千万册,遍及世界各大洲。
版本几经变化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就有四五家出版社出版过《丁丁历险记》,但当时中国还没有加入国际版权公约,这些作品也没有获得正式授权。 2001年,中少总社从国际书展的版权信息平台上获得了《丁丁历险记》的消息,并立即和版权所有方比利时卡斯特曼出版社进行了沟通,因为当时双方都有合作意向,所以沟通过程并没有大困难,双方一拍即合,于是中少总社取得了《丁丁历险记》的独家授权。从这一年开始,《丁丁历险记》在国内开始以彩色多格连环画在一页上同时出现多幅的形式呈现。 据中少总社图书中心教育编辑部主任李橦介绍,2001年版权所有方比利时卡斯特曼出版社提供的样书是英文版,因为那时国内法文翻译的专家比较少,很多小语种的图书进入中国之后,找到专业的翻译专家很难,所以很多出版社希望外方提供英文版,这种情况在当时的中国出版界很普遍。但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用了很多布鲁塞尔当地的土语,在内容中也体现了地域文化元素,所以英译版与法语原著会有些出入。比如:原著书中小狗的名字叫“米卢”,这是作者少年时期要好的女孩的名字,作者在创作中使用这个名字来纪念女孩。而后来,英译版本中的小狗的名字“白雪”就掩盖了原意。所以2009年,中少社与卡斯特曼进行了新一轮的版权谈判,对前八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和分析,其到位的市场分析和详尽的营销计划得到了外方认可,所以《丁丁历险记》中文简体版权继续花落中少。同年,根据法语原版,中少总社邀请曾荣获比利时政府颁发的 “文学翻译奖”的中国著名法语专家王炳东教授重新进行翻译,使作品更加原汁原味。
新译本整合立体营销
从2001年到2008年,《丁丁历险记》销售200万册,据李橦介绍, 2009年12月底,新译本正式推出,到目前为止,短短两年的时间,新译本《丁丁历险记》销售已突破200万册。 对于这两年突飞猛进的销售数字,李橦表示,前八年,《丁丁历险记》的读者对象重点放在丁丁迷上,通过怀旧制造共同的话题进行宣传营销。在新译本的《丁丁历险记》营销策划上,中少总社把读者对象扩大到潜在的青少年读者群体。为了扩大《丁丁历险记》在中国的影响力,中少总社举办了一系列的推广活动。 2010年1月,北京全国图书订货会期间,中少总社联合比利时驻华大使馆、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丁丁历险记》新译本图书首发式,同时,也正式启动了“全国寻找超级丁丁迷”的营销活动。新书发布后,在全国二十余家地面店展开全面促销。印有丁丁标识的图书专柜陈列、大幅海报、易拉宝、导读宣传单等都为丁丁营造了热卖气氛,各种形式的文字报道如书评、营销案例、译者访谈等也陆续刊登在行业及大众媒体上,而丁丁的大幅广告更是长时间的占据着当当网重要页面。 同年2月至5月,“全国寻找超级丁丁迷”活动紧锣密鼓进行,活动共设“读书闯关”、“才智PK”“终极决战”三个阶段。2010年4月25日,全国寻找“超级丁丁迷”活动总决赛在北京史家小学举行。最终获胜的两名选手捧走了“超级丁丁迷”大奖,并同时获得了跟随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组一同出访比利时参加节目拍摄的资格。 两位“超级丁丁迷”跟随栏目组摄制人员,一同到了丁丁的故乡比利时,去亲身感受那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用自己的视角为全国的小伙伴们展示一个真实的丁丁的世界。该节目拍摄制作完成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又将它分割成7期,并且安排在“六一”儿童节的黄金时段,分7天在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子午书简》栏目中特别推出,收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收视效果。 7月至9月,为将暑期销售推向高潮,中少总社又与专业网络公司合作在网络上进行论坛营销,以视频事件炒作为先导、BBS论坛话题帖为主、辅助SNS转帖等,让更多的少年读者及父母通过浏览网页和主题帖,发现丁丁,认识丁丁,走近丁丁,喜爱丁丁。论坛营销总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总回复量接近2万条,单帖最高点击量达78841次。 此外,自2010年新版上市后,《丁丁历险记》广告专题页长期占据当当网少儿频道重要位置,不仅有效树立了经典连环画的品牌形象,更是强有力地推动了大小开本的图书销售,当当网每月销量稳定保持在1500至2500套,而2011年年底,由于同名电影的热映,丁丁的销售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仅当当网销售就突破了7500套。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