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2012 十件大事猜一猜

[ 来源:佚名    点击数:1737    时间:2012/1/9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2012 十件大事猜一猜

回头,是对2011的感慨和不舍。抬头,是对2012的遐想和期待。坐看行业沉浮,展望未来发展,我们特带给读者2012书业十大猜想,挑选了十件牵动人心的热点事件,并邀请业内人士大胆预测,旨在分析2012出版行业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动向,供读者参考。

  出版单位评级怎么评?
  
  ■李学谦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

  今年的评估,若还按照传统出版业的标准来评估较不合适。因为目前行业在转型,如果还是按照过去图书码洋等指标来评判,而没有对数字出版、企业出版能力的评判,较不合适。
  我期望,对出版单位的等级评估要考虑业态转型的特点,建立符合做强、做大出版行业的新标准。传统资源和数字出版整合的能力如何?经济规模主要是靠教材教辅还是靠其他方式实现的?是原创还是引进?输出品种有多少?这些都应该在等级评估中体现。

  ■沈元勤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

  新一轮评估可能还会与时俱进,改进一些指标。我分析认为,今年出版社等级评估会增加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出版转型方面的工作,如新技术的运用、数字出版等;二是“走出去”方面的工作。当然,评估最终还是体现在产品上。
  第一次出版社评级体系是依据数据做出评判,总体颇好,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我认为,出版单位等级评估的指标体系对出版社今后的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指导作用,如果出版社在制订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时,将评估指标体系的每一个方面都作为出版社的努力目标,一定能取得可持续发展。我社在考虑未来发展时,就将出版单位等级评估的指标体系作为重要的指导。

  ■谢寿光  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

  出版总署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出版单位进行等级评估,价值、意义非常大。
  我认为,第一次对出版单位进行等级评估的结果存在某些缺陷。首先,以经济规模来作为主要评判标准,很容易让靠买卖书号的出版社评在前列,与评级的初衷南辕北辙。其次,评估没有确定主业是什么,以及是什么类别的出版社。我期待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按照出版领域来进行评估。
  我期望,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要重在对出版社、出版机构的出版能力进行评估。要重视以下五点,一是出版资源的整合能力;二是出版产品的生产能力;三是出版市场营销能力;四是国际出版能力;五是数字出版能力。同时,分别细化评估指标,要划分明显的专业界限。

  ■陈有和  人民出版社副社长

  我社是不参与出版单位等级评估的出版社,我认为评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们期望评级的标准,不能只注重一家出版社的经济效益,更要看重社会效益和图书品种质量。

  价格战 能否灭火?

  ■张晓斌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院所出版经济研究室主任

  价格战依旧会继续,电商会利用不同时间节点制定出不同的销售促销策略。对于未来价格战的走向,还是要看政府的干预力度。其次价格战的火热程度还取决于上游出版社给予分销方什么样的进货折扣,电商也会考虑到成本问题,不能赔本赚吆喝。当然,不排除电商利用图书做噱头、制造眼球效应吸引其他消费者的目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电商拥有多大的“盘子”去割肉,如若天天发生割肉行为,谁都受不了。

  ■张 旺
  沈阳市新华书店营销策划部

  网上书店竞争激烈,2011年网络已经占据了图书零售产业的六分之一,预计这一份额今年还会增长,但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拐点。
  从去年的价格促销引发销售火爆的情况来看,网络书店的物流配送成了发展的瓶颈,体系是个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因为折扣选择购书,但迟迟收不到货,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销售份额。去年,在折扣上网上书店无疑十分抢眼,0元售书等口号不断冲击消费者,但是其背后是否真如宣传口号一样实际?目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日渐趋于冷静,也在认真观察打折背后的“猫腻”。今年,打折依旧会持续,力度还会更大更抢眼,但火热背后谁获得了真正实惠真不好说。

  今年啥书会畅销?

  ■孙庆国
  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2年的图书市场,因为产业总体格局已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会沿袭2011年出版集团争取上市、图书市场平淡的大趋势。
  电子书的启动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会有根本改善。要说值得一提的,是网上书店的打折将会更加凶猛,但他们也会趋于死亡。这是因为:网上书店能够成功,靠的是中国庞大的人口红利,可以免费配送,这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地区没有的特殊现象。但这种免费势必有限,已经出现物流费用太高的瓶颈。因此,2012年网上书店的打折必然会走到尽头。

  ■庄小哥  果壳阅读负责人

  原来被定义为小众文艺方向的图书在2012年将会有比较集中的爆发,在品种和数量上都将明显高于往年,而知识类的图书也会呈现上涨趋势。总的来说,因为电子书平台的纷纷出现,可以将一些低品质的书逐渐淘汰掉一些——我指的低品质的书就是那种随便看看,没有收藏或学习价值的书。这是因为,这些快餐式、给人们提供谈资的图书在电子平台上发行有其优势,能够短、平、快地让人们获取信息。电子平台抢占了这个市场之后,会将更大的市场让位给纸质图书。而纸质图书更看重形式感,会做得更漂亮,更为精致,将来会向小众化发展,生命也更为长远。

  实体书店将继续萧条?

  ■刘苏里  万圣书园总经理

  民营实体书店的倒闭,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危机,而是自很久以前就开始酝酿了,可以说自十年前就开始“运作”了,并持续到今天。之所以近两年开始被广泛关注,存在一个量变的问题。过去倒闭的是小型的、不知名的书店,由于民营实体书店倒闭的根源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这一倒闭态势不断加大,产生近两年来的大型民营书店的接连倒闭。未来,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扶持、没有相关举措使得百姓关注民营实体书店,那么这一浪潮将继续。

  ■邱小石  读易洞总经理

  对于实体书店的未来,我认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
  第一,目前,实体书店确实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本质上来看,并不是读书的人消失了,而是读书人没有时间去读书,因此逛店行为大为减少。第二,碎片式阅读带来的阅读量衰减、阅读习惯变化是目前的趋势。第三,对于书店来说,“过滤”应该是个关键词。新华书店和大型卖场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品种,民营实体书店更要考虑的是过滤,对产品、价值精挑细选,使书店变得专业以及特别。第四,实体书店的倒闭,虽有呼吁宣传挽救扶持,但其实不用刻意挽救,百姓的阅读方式、习惯,接触文化的角度各有不同,不必强求挽留。

  书价涨还是不涨?

  ■扈文健  作家出版社副社长  

  我认为,图书涨价是2012年的趋势。图书降价的可能几乎没有,上行的压力很大,这主要取决于人工成本和原材料的涨价。
  2011年,印刷装订企业就一直存在工价上调压力。新劳动法实施以后,带动了整个劳动市场成本刚性上涨。另外,印刷装订环节,比如装订用的热熔胶等价格的上涨,还有工业用电价格等能源价格的调整也会对图书定价产生一定影响。
  去年纸浆价格相对平稳,今年的纸张价格涨价幅度应该变化不大。如果教辅发展电子书包的话,纸张供求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由于造纸企业利润一直处于微利,纸张价格即使上涨,幅度也不会很大。
  出版产业转企改制以后,摊销成本方式也将发生变化,目前零售市场的现状使得单品种的印量被压缩,摊销成本的基数变小,上述种种会导致图书定价有上调的可能。

  ■王笑东
  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我认为2012年图书涨价是必然的,而且上升的幅度还会比较大。一个原因是由于物价上涨,所有生活必需品都在涨价。另外,电子书的出现使纸质书的销量越来越少,而图书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要扩大利润空间,必须要提高价格。所以说,通货膨胀是外在要求,盈利空间是内在要求,这些都将推动图书涨价。
  其实,若将图书的价格纵向对比,如80年代,按当时的物价水平来计算,当时的图书价格实际上比现在的图书价格高多了,也就是说现在的图书价格是下降的;若跟欧美、日本、和港台横向对比,他们的图书定价也高出我们很多,客观来说我们的图书价格并不高。
  但未来,如果图书价格增高,读者购买力肯定要下降,但是电商渠道获利最大,因为他们折扣很低,实际上网站和实体店都喜欢定价高的书,因为单品利润率会比较高。另外,作者也希望涨价,作者版税收入亟需提高,因为现在的社会有脑体倒挂的趋势,很多作者的收入还不如农民工。所以说,整个产业环节中,除了读者不希望涨价,其他环节都迫切需要涨价。

  Kindle会进中国吗?

  ■周海伦 企鹅(北亚地区)总经理

  有可能,虽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表,但亚马逊目前正在积极同中国商谈,因此我认为Kindle很有可能今年会进入中国。

  ■胡晓东 多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不会的!第一,Kindle单独的电子阅读器是不会进入中国的。中国的数字出版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且不同于美国出版业有严格的精装、平装出版之分,因此亚马逊的即便进来了也会立刻死。第二, Kindle Fire今年应该会进中国。它是一款平板电脑,除了阅读以外还有相当丰富的功能, iPad已经在中国平板电脑探好了道路,因此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孙述学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中心主任

  我认为今年Kindle肯定会进入中国,同时Kindle电子阅读器和Kindle Fire平板电脑在一定时间内会并存,我对Kindle比较有信心。
  Kindle进入中国必将会对中国出版,特别是数字出版体系造成冲击。美国图书出版分为简装、平装和精装版本,与目前国内分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思维是不一样的。Kindle有自己成型的体系模式,定价模式也与我们有所不同,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国内目前定价销售方面主要以低价竞争,缺乏保护意识。
  很多国外企业在进入中国初期都会经历水土不服时期,但亚马逊Kindle十分注重用户体验,也有亚马逊内容上的支撑,其运作的规范性、保护出版社的意识或许会使得出版社愿意同他们合作。

  数字出版平台 前景大好?

  ■刘 航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我认为,数字内容标准化政策的出台必将直接影响到数字平台的发展。目前,数字业务板块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自建渠道使得行业标准不统一,形成业务相对独立的“孤岛”,没有统一从内容到加工再到零售的规范。只有相关标准的出台才能使这一产业良性发展。未来,数字资源必然掌握在出版社手里,电商平台只是零售方。在整体内容上,进行单本电子书的零售不如向数据库内容服务来发展,走专业化服务的道路,打包出售更能体现特点。

  ■毕 昱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新媒体运营部主任 

  国内数字出版飞速发展,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内容是核心,平台是基础。目前,传统出版企业、新型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电信运营商等正纷纷涉足数字出版领域,搭建数字内容出版平台。但是由于微支付的发展、数字内容付费习惯的养成、终端格式的统一、版权管理的规范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内容出版平台的发展必然存在很多的风险。
  专业类数字平台由于网络环境成熟,刚性需求存在,将有一定的发展,但是针对市场的数字内容出版平台由于产业链各自诉求不同等,较之同样为市场化的数字报刊平台的发展势必更加艰难。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2011少儿出版十件大事

  • 下一篇文章: 2011大事件盘点 我们关注这些事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5]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7]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6]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5]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8]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4]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9]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4]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4]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2]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4]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80]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9]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