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电子书包会遍地开花吗?
■栾 洋 创而新(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去年,电子书包在国内一些地区建立了项目试点,未来电子书包的影响势必会进一步扩大,但是,现阶段的电子书包更多的是作为辅助教学的角色出现,纸质教科书在教学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纸质教科书和电子书包二者是并存的。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电子书包的试点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并不会进行大范围的实施推广。由于教材的版权问题,上海等地的电子书包并没有实际教学所用的教材,还都是在纸质教材基础上起辅助作用。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未来电子书包可能会更加广泛地融合到日常教学当中,带动整个教学方式的变革。但是,电子书包的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年不会出现大范围铺开的情况。
■章 怡 世界图书出版上海有限公司数字出版技术部经理
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电子书包前景比较乐观,尤其是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大范围推广电子书包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前景虽然乐观,但是今年并不会进行广泛的试用。 电子书包的大范围推广需要在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再实施。现在电子书包所需要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等外部条件已经成熟,但是由于各地教材不统一,研发企业没有获得相应的版权许可等问题导致电子书包的内容不够充实。有消息称,今年会有新的教材出现,电子书包势必要抓住这个机遇,充实教材内容资源。我认为,今年肯定会有电子教材的出现,不过电子教材尚不足以取代纸质教材。
2012年预计整个教辅市场会规范很多,一部分教辅出版商将会难以生存、难于维系下去,尤其是一些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民营公司很可能会被整顿出去。 ——倪 明
在伦敦书展上,真正能引起市场热烈反响的,肯定还是国内的畅销书。 ——侯明亮
教辅书市场怎么样?
■周海忠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
我很乐观,规范教辅书市场对于教师、家长和学生来讲都是一件好事,因为实在没有必要让消费者在如此多的同质化的教辅图书当中盲目选择。作为出版社,我们要正确理解政策,理解整顿的目的是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辅图书。所有出版社和民营公司都要深刻领会政策的精神,这不光是规范市场的问题,而是我们培养什么人才的问题。 在这样的趋势下 ,一些出版商会将注意力转移到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辅图书上。同时,对教辅资质的重新审定也会给市场带来很大影响。各家出版社从重新根据条件来申报,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出版社、民营公司都适合出版教辅图书,这是业界需要认识到的重要问题。出版社和民营公司都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变化,从稿件源头的把关是关键,不从教学实际出发,而是为经济效益来编写教辅,就属于误人子弟。 这个过程会对整个教辅乱象的整治产生正面的影响,出版社和民营公司都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变化,搞清出书究竟为什么,以及将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摆在第一位。
■倪 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分社社长
2012年预计整个教辅市场会规范很多,一部分教辅出版商将会难以生存、难于维系下去,尤其是一些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民营公司很可能会被整顿出去。因此,教辅市场在选题、出版、销售等环节的规范化趋势,将是2012年的主要特点。除了规范化,同步教辅教材的授权问题也将是明年教辅书市场的关键词。这两方面将会影响2012教辅市场的发展。 因此,目前这两个事情的走向十分重要,会影响着2012教辅市场的发展。
伦敦书展中国年 版权输出会火吗?
■侯明亮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版权输出方面,我对畅销书最有信心。伦敦书展是一个综合类展览,从输出的角度来说,一部分传统文化类如中医、健康等类型的图书还是会有一些输出效果的。但是这方面的图书因为较为专业,一般不会达到大众文学所能获得的市场效应。我认为少儿类的图书输出状态会相对好一些,我们也会在伦敦书展上推出沈石溪和伍美珍两位作家的八国语言出版发布会,这也被列入主宾国活动之一。 另外从整个业内角度看来,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的图书,在伦敦书展中也将会有不错的表现,如《狼图腾》、《于丹〈论语〉心得》等书,在国内销售不错,版权输出后也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和经济效益。如果在国内卖不火的作品,想让它在海外火起来是很难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虽然在世界范围有很热的反响,这类书的输出不算少,但大多属于常规意义上的版权输出。真正能引起市场热烈反响的,肯定还是国内的畅销书。
■刘娴庆 电子工业出版社版权经理
我认为,具有中国元素的图书将会受到欢迎。本届伦敦书展中国作为主宾国,也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后中国首次重大文化活动,是在世界舞台上的一个大亮相,国内各大出版社都在积极备战。我认为伦敦书展的气氛相比法兰克福应该会更活泼些,也更有意思。此外,我认为融入中国国学元素的管理类、金融类图书会受到较大的欢迎。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