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珠海出版社被撤销说明了什么
昨天偶然听说,珠海出版社被撤销了。
大为吃惊!怎么从未见到相关报道,也从未听同事和圈内的朋友说起呢?
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8月份时这一消息就已被踢爆了,而且当时就得到了供职于珠海出版社的同行的确认。我们也真算得上是孤陋寡闻了。
网上众说纷纭。有人转香港《东方日报》报道:“珠海出版社竟然出版了被称为‘反中乱港’的《苹果日报》老板黎智英的自传《我是黎智英》,并在深圳市面有卖。广东新闻出版局回应称该书仍在审批中,根据法律还不能够公开出售,当局会采取行动。”更有人发微博说,引发事端的《我是黎智英》一书实为沈浩波的磨铁文化公司策划,借由珠海出版社的书号出版,结果使得该社18年的历史连同其品牌图书《古龙全集》等一并成为历史!
沈浩波此前就因出版自己的诗集而导致一家城市出版社元气大伤,此番又将珠海出版社送进地狱,不知心中该是什么滋味?倒霉催的?
且不管他,来思考一下珠海出版社被撤销说明了什么。
个人认为,这一事件除了提醒大家与民营书商合作要倍加小心之外,最重要的是以惨痛的教训印证了圈内人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学术固无禁区,创作本有自由,出版得讲纪律,红线绝不能踩!
出版业之所以能够存在、发展,根本是因为人类有好奇、猎奇之心。能够很好地迎合这种心态的图书,大都能销售不错,为业者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若是业者过于去迎合这种心态的话,很可能会把自己也玩进去。
我相信,绝大多数同行看到“香港传媒大亨、佐丹奴创始人黎智英”这个背景时,都会觉得出版没有问题,还会有不错的经济效益。这样的陷阱是多么危险!
养生图书领域的张悟本事件如今已成往事,这里不必再提。可怕的是,类似的事件恐怕今后还会发生!这几天我常常想,去年曹操墓成为热点事件的时候,“打假学者”闫沛东红极一时,估计当时想找他出本书的同行也不在少数吧?而如今闫沛东被揭出身份造假、根本与“学者”不沾边,其实是一逃犯,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如果去年有出版社推出了他的质疑曹操墓真相的图书,也许会热卖一阵,但今天面对这样的结果,情何以堪?
看来以后再约不知根底的名人写书时,有必要先请公安局查一查他的身份,再到其自称的“母校”、供职单位查一查档案。否则一旦出了问题,责任编辑就该倒霉了。
最后套用股市的一句话来作结吧:出版有风险,青年须慎入!
相关新闻链接——
珠海出版社买卖书号被“销”
2011-12-06 08:30:04 来源: 光明网(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光明日报北京 12月5日电(记者李苑) 日前,记者从新闻出版总署中小学教辅材料督察汇报会暨总署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获悉,随着总署一系列措施的有力实施,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中的突出问题得到遏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总署下一步将重点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印刷复制、发行、质量、价格和市场等六个方面的管理。
自2010年以来,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问题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从今年8月17日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管理的通知》开始,到10月,总署共下发通知、通报、核查函等40余个文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8月18日总署下发了《关于涉及中小学教材教辅部分重点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要求各有关方面引以为戒,切实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发行和市场秩序。特别是对广东珠海出版社买卖书号出版发行中小学教辅材料的严重违规行为,给予了吊销图书出版经营许可证的处罚,这是总署近10多年来对图书出版社采取的最严厉的处罚措施,在业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对全行业起到了警示作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