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课改10年,教师教育类图书面貌全新

[ 来源:佚名    点击数:567    时间:2011/11/5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课改10年,教师教育类图书面貌全新

近年来,教师教育用书一直是市场上相对活跃的一个板块。自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各地兴起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该类图书的品种多,参与其中的出版社也很多。今年,新课改进入了第10个年头,对于新课程的回顾与反思也使得教师教育用书的策划、出版面临着新的转折点:早年间只要打出“新课程”的旗号就能热卖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传统的培训书、理论书中枯燥的内容不再买账。与此同时,学校、教师购书越来越理性,对图书内容质量、趣味性、可读性和针对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教师教育用书的策划、出版来说也是一个新起点和新机遇。

    用途的工具化

    近两年,教师教育用书的读者群主要定位于青年教师,而据记者调查发现,有不少一线教师已经将该类图书当作“工具书”来使用。他们往往会优先阅读,内容针对性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书,并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或迫切希望通过阅读来解决自身问题的章节进行精读。以能够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为主打,已成为不少出版社策划、出版的重点,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贴近教学生活、方法实在、操作性强的该类图书。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中的《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名师工程教育通识系列”中的《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尽管运用案例进行讲解仍是当前盛行的方法之一,但与以往仅仅罗列优秀教师案例的做法不同,现在出版的教师教育用书能使读者在阅读时就能很好地将这些方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华东师大社的《中小学班级主题活动40例》,青年教师能够先选取其中较适合的优秀活动进行模仿,并加入创新元素,之后循序渐进地找到适合自己班级的活动方式。

   选题深度、广度不断扩大

   记者观察发现,教学过程需要时间、经验积累才能掌握的“约定俗成”的做法,是一些青年教师最迫切希望掌握的知识。目前,教师教育用书市场上针对这一市场需求研发的新型品种备受读者欢迎。例如,虽然人们常说“言传身教”但其中“身”的部分,即教学过程中的体态语言却从未被人系统性地编写成书。教育科学出版社与北京源创一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源创教育”系列中的《教师的体态语言》一书深入挖掘了这一选题。该书特别注意在讲述每个教师应注意的体态语言时附有一些国内优秀教师授课时运用体态语言的照片或是模拟场景照片,给读者以更直观的感受,让年轻教师在实战中学习、模仿。而在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教育教学细节丛书”中,《班主任工作的50个细节》一书也特别注重对教师教育用书题材的深度挖掘,像书中论及“教师语气的运用”时,用班主任机智处理学生“骗”话梅的事情为例,让读者学会在和学生谈话过程中语气的合理使用方法。福建教育社教育理论编辑部主任成知辛还介绍说,不少专门学科或专门学科中特定学段教师往往更爱选择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书,“教育教学细节丛书”今后还将策划、出版不少针对特定读者的教师教育用书,比如《小学语文教学的50个细节》。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针对教师心理成长问题的图书也得到市场认可。而多家出版社也选择在这一方向上做文章,将教师心理问题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细致的盘点和分析。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教师心理卫生》、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教师职业压力与管理》等。特别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于今年推出的“一本写给教师的心理自助书”《为心灵解压》,书中提供方案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诊断,讲解自我调适的方法。该书自8月份正式出版后,一个月的销量就达到了5万册。

    新机构瞄准新细分市场

    扎根于教师教育用书策划、出版,一些专门的出版机构将专业化的品牌推向市场,从而形成了品牌效益。江苏教育社于2008年成立了教育类专业图书发展中心,专门打造了包括“行知工程教学全手册系列”等子品牌在内的“大教育书馆”系列教师教育用书,据该中心主任金玲介绍,该类图书的出版规模已达200多种。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目前需要看到的是,包括幼儿园、高校和职业学校在内的所有教师群体和外围的教育工作者对于职业技能的提高仍有较大需求。如何全面覆盖所有教育工作者,如何成体系地陆续推出相应图书应是今后关注的重点。北京源创一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法源认为,做教师教育用书就像办一个流动的教师进修学校,不只要有责任感,还要有整体规划和远景目标。他提出:“用出版来补师范教育之不足,使其帮助老师们提高知识水平、教学技巧和专业修养,并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他将每一本书比喻成一门课,每一位作者就相当于授课的老师,一个专业的教师教育用书系列就像一堂堂“公开课”一样,可以随时、个性化地满足教师的需求。

    积极面向基层拓宽渠道

    目前,教师教育用书的读者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很多优秀的教师用书无法进入底层,特别是内地落后地区县市区基层教师手中。华东师大社北京分社社长李永梅就形容“在很多教师书房已经拥有数量可观的藏书的情形之下,很多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教师才开始迈开读书的脚步。”为解决这一现状,需要出版社进一步拓宽渠道。福建教育社在主渠道方面,要求新华书店将图书发往更多的基层新华书店,其自身也主动与基层店联系,请他们订购。在民营渠道方面,加强网店的销售,增加适销对路的民营书店的数量。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赵航介绍,因为作者之前有些书就曾如此操作,因而他们选择通过作者直接同中小学校长取得联系,力图取得支持将该书介绍给一线教师。江苏教育出版社则是通过他们的“教育类专业图书发展中心”实施编、印、发一条龙,在关注主渠道的同时,特别针对二渠道做工作,尤其是在中小学馆配方面,做到服务到地方,同时加强在当当网等网络平台的宣传,每年与《中国教育报》合作举办针对广大教师的征文活动,以及作者讲座等一系列读者互动服务。

    为更好地发展教师教育用书,有不少出版人呼吁政府能够重视该板块,从政策和项目上倾斜、扶持,可以像力推“农家书屋”一样,发展针对教师的“阳光书屋”,将该板块做精做深,使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能够从中真正受惠。

  声音

    什么是教师教育用书


    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现在迫切需要大家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对于教师教育用书定义的模糊是当前抑制该类图书发展的一大因素。很多专业出版人士提到教师教育用书时都反应不过来,以为就是教参。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问及教师教育用书的销售情况时,很多书店销售人员也不清楚该类图书属于哪个分类,一定要明确书名才能定位。其实,教师教育用书是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的交叉点,其中有教师培训书,有对教育观念的反思,也有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和精神状态的读物。该板块近两年在市场上确实很活跃,但尚缺少对于教师教育用书的公认定义和全面认知。不仅如此,因为整体市场对教师教育用书的认知存在偏差,导致很多出版社在申报该类图书参与评奖时遇到了不受重视的尴尬情况。

  记者调查

    一线教师谈教育需求


    当前,年轻教师普遍接受过学术性培养,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较薄弱,驾驭课堂的应变能力较差,教师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够等问题。一位来自北京177中学的青年教师就告诉记者:“学校老教师的传帮带力度有限,很大程度上需要自己摸索提高。希望通过阅读解决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如何与学生有效互动的问题。”而来自广西桂林的邱老师则说:“作为入职2年的一位班主任,平时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但同时自己有很多的焦虑、失望、困惑无法对人言,心理压力很大。”

[1]

  • 上一篇文章: 图书“畅销榜”,只见利益不见文化

  • 下一篇文章: 出版商数字化转型的6W思考框架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5]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6]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6]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3]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7]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4]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8]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4]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4]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2]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1]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1]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80]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