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旅游书 行走在路上的市场

[ 来源:佚名    点击数:813    时间:2011/9/25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旅游书 行走在路上的市场

旅游书要以旅游为中心,探索新的途径与文化生活相结合。

  ■本报记者 刘 佳

  据说,很多改变了这个世界的伟大人物都曾经完成过至少一次壮游,通过壮游,他们变得更擅长与人沟通,更擅长解决问题,更敢于冒险,也因此拥有了更强大的自我克制力、更开阔的视野、更自由的思想以及更独立的精神。
  今天的人们对于旅行的理解与多年前相比已大为不同,所以目前出现在市场上的各种琳琅满目的旅游图书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也比以往更加丰富。
  比如攻略、自助游类的图书有中国旅游出版社的《走遍全球》、《自助游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的《孤独星球》,人民邮电出版社的《香港一本就GO!》、《云南自助游》,旅游教育出版社和台湾游相关的《快意畅游丛书》《玩全指南丛书》等。
  另外还有一些游记、散文等偏人文色彩的旅游图书也在这两年风生水起。比如最近在读者中反响很大的中信出版社的《搭车去柏林》、《背包十年》、《一路向南》、《旅行的意义》等。

  抢占市场 各有招法

  其实在整个图书市场每年大概5-6亿码洋的旅游书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大,但是最近10年,很多出版社都在涉足这个领域,全国580多家出版社,有近500家的出版社都在做旅游书。
  “有限的市场份额被挤占,给专门做旅游书的出版社带来不小的压力。”对此,中国旅游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润生坦言。作为多年在旅游书综合排行榜单中独占鳌头的专业旅游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的产品线是比较丰富的,既有《走遍全球》、DK系列、爱看系列、《自助游中国》等品牌旅游攻略书,也有《越野越西藏》、《再忙也要去旅行》等旅游家根据切身感受写的带有游记类的书。除此之外,还有旅游类教材和理论学术书等。画册类的旅游书也是该社重要的产品线。
  而作为旅游书板块的后起之秀,人民邮电出版社从2009年开始涉足旅游图书,到目前为止,该社已出版旅游类图书180余种,其中游记类图书10种左右,自助游类图书80余种。在这些图书中,“一本就GO!”系列和藏羚羊自助游系列市场表现突出,《香港一本就GO!》销售过两万册,《云南自助游》销售超过15000册。在开卷2011年8月的销售排行榜上,全国旅游类图书前100名中人邮社的旅游图书占了17种,位列第一。
  对此,人民邮电出版社社科人文分社社长张军表示,人邮社作为科技社,以前从来没有大规模介入过旅游图书的出版。所以,在涉足初期,怎么做旅游图书,要把旅游图书做成什么样,是模仿他人还是独辟蹊径,这些都成为困扰该社的问题。
  “张军介绍,人邮社旅游图书的突出特点是文化气息较浓,在版式设计和封面设计方面与其他出版社的旅游类图书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泛旅游书 逐渐走热

  中信出版社近两年来以出版《背包十年》、《搭车去柏林》等比较小众但不乏文化品位的偏文学类的书在旅游书市场独辟蹊径,异军突起。中信出版社文学图书工作室主编李静媛表示。“我们没有把《背包十年》、《搭车去柏林》这类图书当作一个单纯的旅行书来做,我们分析认为现在的读者关注旅行类图书,还是想从旅行者的故事中看到一种人生态度。许多人把旅行书看做是图书中很小的一个门类,认为只是攻略、指南等实用的图书,但是中信社的书主打是文学加游记,更多的是记录旅行者的心路历程和感受,所以上架时是放在文学类图书里。”她认为《背包十年》这一类的书,畅销的原因是让人们看到了当下的年轻人很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因为很多人都想行走在路上,但是在做的时候又会犹豫,因为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而书中的人却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这个想法,实现了大家每天做梦都想做的事情,这也就满足了大多数坐在办公室里的人的一种梦想,让他们跟随书中的故事经历一场精神旅行。这也是中信社做旅行书时坚持的一种理念。
  张润生表示,“这几年国内的旅游书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以旅游为圆心,向外扩散。伴随着数字出版的冲击,以及80、90后对于旅游认知的改变,以后的旅游书市场,实用类的图书会萎缩,而文化方面的书会越来越有市场。所以以后要做泛旅游,大旅游的概念。以旅游为中心,探索新的途径与文化生活相结合。”

  作者难觅 版权难谈

  而对于做这类图书的困难,李静媛坦言,背包客们往往很注重视觉上的体验,但文字功底参差不齐,或者有人根本没有时间去记录自己的心历路程。也因此,中信社之前要做的几个选题,到现在还一直没有收到稿件。主要就是因为作者一直没有时间坐下来写,所以编辑就得不停地催,毕竟旅行者不是作家,很多旅行者更多的是自己感受到了,但要转化成文字就比较困难,所以等待的过程很漫长,之后的编辑加工、排版、再加上很多图片,过程比起制作一般的图书要困难很多。
  旅游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丁海秀也认为,找到既是旅游亲历者,又有一定摄影技术,且文笔流畅、优美,具有独特情感体验的作者很难。而且引进版的旅游书在和国外出版机构第一次合作时,谈判难度也比较大。在谈到旅游教育社和新加坡的卡文迪什出版公司谈《文化震撼之旅丛书》的引进过程时,丁海秀感慨颇多:首先是谈判地位的不对等,这可能是国内大多出版社的共同感觉,毕竟是你要引进对方的产品。其次是对方对国内旅游图书市场不了解,他们起初要求必须引进该套全部图书99本,否则不合作。而实际上那些小的国家在国内难有市场。第三是由于语言的问题,沟通不很顺利。第四是起初要价较高,版税要14%。第五是对方公司大,决策较慢。正是由于以上问题,《文化震撼之旅丛书》的谈判持续近两年,非常辛苦、被动,几乎一直处于等待消息中。最后,还是亲自去了新加坡。当面沟通,才顺利谈下合作。

  中外差距 亟待缩短

  与国内的旅游图书相比,国外该类图书的历史比较悠久,所以从做书的理念到做书的细致程度普遍都要比国内好。张润生认为,旅游的资讯书要真正做好,是需要一个团队进行实地采写并不断更新的。像英国DK图书公司,日本大宝石出版社,以及《孤独星球》的出品方,他们都有自己的实地采写体验团队,并且他们的工作人员有着多年丰富的经验,包括正文与附文怎么拼插,图片跟正文的怎么配合,都非常讲究,所以在细致程度上国内同类的作品还是无法比拟的。其实做旅游书应该遵循这样的一个模式,但是这个模式的投入是很高的,可图书的利润却是很低的,所以目前在国内靠图书的利润去养一个专业采编团队,是不切实际的,也因此国内大多旅游攻略图书的信息来源是网络,而不是第一手体验资料。并且国外大的出版公司都有很强大的数据库,这也是国内无法相比的,所以差距不是一时的。

[1]

  • 上一篇文章: 版权输出需“一炮打响”

  • 下一篇文章: 少儿订货会 有底气求突破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5]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6]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6]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3]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81]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46]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23]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7]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4]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4]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41]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700]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70]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9]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7]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