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跳”,出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创作的系列儿童小说《淘气包马小跳》。其一次次在少儿图书畅销榜上笑傲江湖,足有7年了。
歌德说过,孩子的心智是最干净的,假如始终接触的都是一流的书,那他们的思想也会慢慢被塑造成一流。然而,聚焦当下的儿童图书市场,不少家长却产生了深深担忧:除了“马小跳”,眼下还有多少优秀儿童读物?面对良莠不齐的儿童图书,孩子们从中能吸取到多少健康的养分?
观点碰撞
在发泄了烦恼和压力之后,我们的孩子还需要有人创作出更经典的作品来
马小跳常因为淘气被班里的优等生告状,犯了错还要被罚写生字一百遍,他的爸爸也常被老师叫去教训……这些情境都是中国孩子熟悉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在马小跳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都会在哈哈大笑中发泄掉压力、委屈和不满,马小跳由此成了无数孩子的心理治疗师。当一部作品具备了这样的效果后,你要它不红,可能吗?
然而,不可否认,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有“马小跳”可读,那生活还是贫乏了一点。在发泄了烦恼和压力之后,他们还需要有人创作出更经典的作品来,帮助他们同时理解生命的美好与无奈、友情的珍贵和脆弱、世界的复杂和秩序。这些理解,会让他们的第一步迈得更稳当更有力。所以说,要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只有一个“马小跳”是远远不够的。 (明月)
一个民族缺乏优秀儿童图书来滋养未来一代的精神世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某市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边阅读青少版图书 《最后一课》,边问母亲说:“妈妈,什么叫私奔?情人是什么?”母亲连忙拿过孩子的书来看,发现里面竟有部分关于性描写的内容,这让她大吃一惊。
其实,现在不少家长都发现,目前少儿图书存在着一些成人化、低俗化的倾向,更有一些粗制滥造,内容离奇怪诞。可以说,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正规的出版社大肆出版成人化、低俗化的少儿图书,用来刺激青少年的阅读神经,造成了当今儿童图书市场鱼目混珠的不良局面。
一个民族缺乏优秀儿童图书来滋养未来一代的精神世界,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所以,作为一位母亲,我衷心地希望更多的优秀作家投入到儿童文学的创作中来,本着对孩子成长负责的态度写好书、写精品书,绝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就抛弃了事关未来的重大原则。 (邢真)
内容雷同、风格近似、思想贫瘠、艺术粗糙的书,是少儿读物出版繁荣背后的泡沫
时下,由于儿童图书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重新创作优秀作品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因此一些出版社为追逐经济利益,盲目跟风炒作题材,什么赚钱做什么。这样做的确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大,但也使得整个少儿读物市场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动力。比如,《哈利·波特》取得成功之后,国内数百种和《哈利·波特》装帧、内容相似的跟风之作应运而生;“马小跳”火了之后,与之类似的图书也随处可见。一些相似度很高的模仿、借鉴之作,不仅书的开本、装帧、版式相近,甚至连封面的色彩搭配都极其相似。
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内容雷同、风格近似、思想贫瘠、艺术粗糙的书,恰恰是少儿读物出版繁荣背后的泡沫。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而到那时,我国的儿童图书市场将因此受到更大的损害。 (黄集伟)
对于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儿童,传统儿童作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当罗琳女士的《哈利·波特》席卷全球的同时,中国儿童文学却显得难以吸引广泛的读者群,儿童不喜欢看,成人不屑于看。这其中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时下有一些年龄普遍偏大而又不愿意和孩子们亲密接触的作家和出版商,往往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他们撰写、出版的作品反映的不是真正的儿童生活,也满足不了儿童真正所需,他们所写的只是成人所理解的儿童生活和儿童所需。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与现实脱钩,要么过于幼稚,要么加入了许多凶杀恋爱等“成人笔法”,还有很多仍然是在走“告诉你一个道理”的老路子。
其实,对于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儿童,那种小猫小狗小鸟小兔的传统儿童作品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成人笔法”中的儿童世界也显然与儿童们的审美标准有距离。而那些乏味的如教科书一般的儿童读物,又几乎忽视了孩子们“玩”的天性,违背了儿童文学基本的要求,就更难得到孩子们的认同了。 (姜玲)
让孩子们呼吸在文学的空气中
记得小时候,一本《艾丽丝漫游奇境记》让我沉浸在瑰丽多姿的梦境中,想像的翅膀“扑闪扑闪”地舞动了好久好久;一篇《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因为小主人公美丽的幻想、悲惨的命运而伤感得泪流满面;而读了比安基的《尾巴》,又让我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时观察起它们的尾巴来。
如今,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一群像当年的我一样的学生,我有时在问自己,他们快乐吗?在一本本课辅,一张张试卷,一堂堂课外“兴趣班”的重压下,他们还有时间看童话书吗?在他们的小脑袋中,还有我当年的好奇与幻想吗?他们的心灵中会时时感动吗?
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一样,有认知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和娱乐作用,它能让孩子们在“有趣”中完成阅读,汲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性格的完善,思想的纯净,道德的养成。在我教过的学生中,那些聪慧的、正直的,乐于助人、性格完善的学生,几乎都是喜欢阅读,喜欢儿童文学的孩子。他们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具有理解力,更富有想像力,比其他孩子更懂事。所以,我真切地期待能有更多的成年人积极地担起儿童与文学之间桥梁与纽带的责任,把孩子们带入文学的殿堂,让我们的下一代在儿童文学的空气中尽情地、自由地呼吸。 (马臖)
网言网语
林颜颜:我挺喜欢看书的,可有些书尽讲大道理,我和同学们都不喜欢看。
海宝宝:像“马小跳”那样对我们胃口的书,现在真的太少了。不知道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们都在忙啥?
泯然一笑:不要一提到儿童文学,就是要轻松的魔幻的,像杨红樱像“马小跳”那样的,其实严肃的传统意味的儿童文学也是有市场的。
汤汤:我们现在缺的,是那种文字简单而温暖、思想清浅而深邃、情感饱满而富有张力,一直能够抵达孩子心灵的少儿图书。那样的作品,小时候看了,长大了,仍有东西萦绕在心间。
专家把脉:它是一本会发光的书吗
纵观这几年的作家富豪榜,排名靠前的总是写儿童文学的作家,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规律。不过,前不久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们却有着与之不相称的“隐忧”。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说:“同样是幻想文学,试问当前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哪一部可以和《哈利·波特》严密的故事结构、宏大的叙事、幻想世界的完整性和严肃的人文内涵、神话传统相媲美呢?儿童小说,多少作品能和《窗边的小豆豆》比肩在儿童教育理念上的前瞻性呢?从童话来说,哪一本童话能像《夏洛的网》那样打动人心?哪一个人物能像木偶匹诺曹那样长久流传呢?”汤素兰的话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我国目前的儿童文学与国外相比,还处在一个比较低浅的阶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则表示,儿童文学市场确实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不过,秦文君也指出:“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家需要大量的阅读,需要有书斋生活,才能沉静下来。希望在作品出版前,作家们都拷问一下自己‘它是一本会发光的书吗?’”
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2007-2009)获奖作品目录
小说
《非常小子马鸣加精选本》 郑春华
《你是我的宝贝》 黄蓓佳
《腰门》 彭学军
《公元前的桃花》 曾小春
《穿过忧伤的花季》 王巨成
《少年摔跤王》 翌平
《狼獾河》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满山打鬼子》 薛涛
《黄琉璃》 曹文轩
童话
《猪笨笨的幸福时光》 李东华
《奇迹花园》 汤素兰
《蓝雪花》 金波
理论批评
《改革开放30年的少数民族儿童文学》 张锦贻
青年作者短篇佳作
《到你心里躲一躲》 汤汤
诗歌
《狂欢节,女王一岁了》 萧萍
散文
《踩新路》 吴然
幼儿文学
《狐狸鸟》 白冰
报告文学
《空巢十二月:留守中学生的成长故事》 邱易东
科学文艺
《小猪大侠莫跑跑·绝境逢生》 张之路
《独闯北极》 位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