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据杨社长透露,新世界出版社开启数字出版业务有四项优势,第一、新世界出版社大量优质出版物版权储备将为新平台吸纳用户,开展业务带来强大支持;第二、新世界数字出版平台将建立行业内首家的“数字出版三审三校机制”,并得到总署的认可;第三、新世界出版社积极获取相关资质并建立独立运营机制。第四、新世界出版社持续资金投入和众多合作公司支持,该平台开发已经封闭进行,预计明年三月份将上线运营。
各种模式的内容合作方式,老杨提出“经营”内容
不管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出版社都离不开内容,内容的来源如果全靠社内编辑,如果一年要出1000种书,得有多少个编辑,要发多少工资,要养多少人?老杨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思想不解放,就会制约出版社发展。内容的来源不仅要靠本社编辑,还要靠社会的力量,要靠市场的力量,要“经营”内容。去年新世界出版社与小有名气的华夏书网进行版权合作,双方不单单是版权的买卖关系,而是紧密的合作关系,书卖好了,华夏书网不但可以得到版税及图书制作费,同时还可以得到发行利润的30%。书做砸了,不但稿费得不到,还要拿自己的钱来赔社里。经过近两年的合作,双方出了上百种书,很多书都卖到4万~5万册,实现双赢。同时新世界出版社用预付版税和制作费的方式与出版人季韦铭和作者蔡骏合作,一年多来出版了近百种图书,经过远程(上海)网上操作流程,顺利地完成了北京-上海的图书出版模式,达到共同的发展。
转企改制跑在别人前头,抓住机会两步并作一步走
按照中央对出版社进行转企改制的要求,新世界出版社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工作。从思想动员,清产核资,工商登记一一完成。对于转企,全社人员早有思想准备,职工大会全票通过,到今年7月份,已正式完成了工商局登记的“新世界出版社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紧接着,要进行股份制改造,2009年3月,老杨去南方沿海几个省考察了解全国图书市场,寻求地域市场合作的机会。却阴差阳错拐到了安徽合肥,遇见了皖新发行集团老总倪志敏。一个渴望下游,一个渴望中央出版社题材,老杨和倪志敏谈了不到半个小时,居然一拍即合。老杨觉得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才是他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双方感觉就像找到了各自的“梦中情人”。
在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和安徽出版集团在行政级别上同级,都属于省政府统一管理,而其他省的出版集团基本上管辖着发行集团。老杨认为出版和发行应该是市场关系,而不应是上下级关系,只要上面还有婆婆,合作的前景就肯定不看好。如此一来,新世界出版社和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公司两者之间的结合,成就了一桩美事,变成了上游和下游的完美结合,演绎了一桩跨地区合作的经典案例。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不久前还说:“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出版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走向市场,如果不转企改制走向市场,则无自主权无竞争力,在出版环节的问题上,已是开弓之箭,不存在改不改的问题……”老杨说,这桩合作,完全体现了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出版社彻底转企改制的精神。
老杨这次盘算得很清楚,上面要求先转企后改制,而老杨却抓住这次合作的机会,两步并成一步走,更为关键的是只要对方上市,新世界出版社的投入就会大大增值。从产业链来说,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处于新世界出版社产业链的下端,并且属下有多个书城,股份制合作后销售新世界出版社的书就会更加卖力。因此,老杨说,别的社要想追上新世界出版社,至少要2~3年时间。这话不假,不少出版社还在为转企发愁,改制还没有排上日程表时,老杨未雨绸缪,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做好转企改制的各项程序性工作,8月,新世界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最近,老杨还和浙江联合出版集团搭上了伙伴关系。老杨认为浙江联合出版集团是全国最有实力,发行做得最细最好的集团之一,浙江发行集团公司老总王忠义与老杨似乎都看到了共同合作发展的前景,双方已经了签署合作协议,合作细节正在有效的实施中。
在老杨看来,如果没有很好的思路,一些出版社在转企后会死得更快。现在工厂倒闭多的是,因此转企不是万能的。老杨认为,“转企改制”看起来是四个字,但实际上却是两个程序,转企就是把事业单位变成企业;转制就是把企业改造成股份制。改造成股份制就是股东多元化,投资多元化,不以一家独大,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市场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因为有了股东,就要优先保证股东的利益,而不是企业主管部门利益,一家婆婆说了算。因此,必须聘用精明能干的人做总经理,这才能称之为现代企业制度。
老杨还认为,出版社只有转成股份制公司以后才有上市的可能。做大了、做强了,收益按股权分配,上市了才能融到资。不改制上不了市,出版社就没有资本。比方一个出版社原来的盘子是5000万, 100%的股权,如果以增资的方式,各占50%,而合作方就要再拿出5000万,出版社无形中就多了5000万,盘子大了一倍;如果出版社想控股占70%,对方占30%,合作方也要拿出3000~4000万来。老杨说:“光是这3000~4000万拿来可以干多少事啊!出版社并没有任何损失,而且还是控股股东呢。”
纵观近几年新世界出版社的发展,从2005年开始,新世界出版社利用三年时间开始内部改革,理顺出版社内外各种关系。2008年开始抢滩占地整合各种资源,到2009年,新世界出版社才算是开始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改革。2010年是转企改制的冲刺年,老杨的想法是,2010年完成出版社转企工作,201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争取达到上市要求,同时3年内发行规模达到四五个亿。老杨说,新世界出版社如果能做到5个亿的话,市场书的占有率就能在全国跻身前几名。(今年6月份相关数据显示,新世界出版社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排第21位)如果一切顺利,争取在两年之内上市,这是老杨最终想要达到的结果。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