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卯个人》王卯卯 著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10年9月 定价:29元


兔斯基,一只耳朵细细长长、手臂跟两根面条似的、表情虚无到欠揍的国产兔子。从成名于网络到出版《我,兔斯基,你》绘本,短短一年内这只兔子已经迅速成长为年轻人最“买账”的网络偶像,如今更“卖身”时代华纳。
兔斯基在网上走红并不是偶然的。在他之前,画夫妻小生活的《小猪虾米夫妻日记》,画“性”的《小老爷们那点事》已经走红天涯,更早一点走红的还有胖兔子粥粥、《现代糗事录》等。网上晒画,制造人气,然后走传统出版路线,这是现在的漫画人与网络文学青年共同的成才之路。这两年,漫画人的题材很多来源于自己的那点“小私事”,而这一潮流源于日本漫画家高木直子的“私绘本”带动。
最近,兔斯基的作者王卯卯出版了新书《卯个人》,最具代表性的“私绘本”作家高木直子也接连推出《一个人住第9年》、《一个人旅行2》、《30分老妈2》,一股“私绘本”的阅读潮流再次风靡书市。
从几米到高木直子
在绘本出版领域,2007年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转折点。从几米绘本现身大陆带来绘本概念,并创造了都市白领绘本的阅读潮流,到桑格格、高木直子、弯弯成为最讨城市白领和年轻人欢心的名字,绘本出版经历了从“几米诗意型绘本”到“私人生活型绘本”的演变。
所谓“私绘本”的词条,也出现在百度百科的词典里,成为一种最新的阅读名词。所谓“私绘本”,就是描述私人经验的绘本。抛开了华丽的画风,用朴实的线条,白描的语言,表现出了平凡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似乎透过书本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亲切感油然而生。很多人都有看过私绘本就想绘画的冲动,由于私绘本是一种简单的涂鸦式的绘画,看起来简单而亲切。
现在走进书店的畅销书专柜,读者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私绘本:《一个人住第9年》、《一个人旅行2》是单身生活的反映;《可不可以不要上班》、《一起跷班去》、《工作中不出糗》是上班族的心情代言;《我老公是神经病——大原的一家人系列》、《大变!嫁入深山养牛去:北国农妇事件簿》是家庭生活的自然流露;《小时候》、《小老爷们那些事儿》、《熟女成长日记》演绎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集体怀旧的“青春潮流”。这些私绘本无一例外都在兜售“私生活那点儿事儿”,但共鸣和亲切感让同龄人对“这点私事儿”十分买账。
网络催生“私人出版时代”
若干年前,出一本书是专家学者和大作家才有的权利,就如同向众人发表一个观点是大众媒体才有的权利一样。但现在不同了,私人媒体时代正在来临,博客、播客的出现让普通人也能成为焦点,安迪·沃霍尔“未来任何一个人都有当15分钟明星的权利”的预言每天都在上演。因为有了网络,一切都变得可以想象。
迅速走红的高木直子说,她插画事业的起点就是个人主页,“最初一直推销不出去自己的画,没想到开始在网上写博客,用漫画记录自己的东京生活,一下子居然红了”。台湾绘本小天后弯弯是一个喜欢画画的平凡小女子,2005年弯弯把自己的一些涂鸦日志放到博客上,并且自己努力到处宣传,没想到流量大增,平均流量每天5万人。她将这些日志结集出版成书,仅凭这个书名《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就吸引了大量读者。其实就连把绘本概念引进大陆的几米,也是个内向腼腆的居家男人,他说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画会被集结成书,那本来是绘画大家才要做的事情。
一个人叨叨他的私人故事,本该是一件讨厌的事情,怎奈他们能把私人的情绪和故事说到你心里去,它是与阅读经典和获取知识都不相同的体验,你其实一直在迷恋它轻快的阅读体验,并为此而买单。
白领单身女性找到共鸣
国内的年轻漫画家们,画技已日臻成熟,但还未找到适合表达自己的内容,高木直子私绘本的出现,就像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创作的大门。于是,漫画家们纷纷在天涯的涂鸦论坛或自己的博客上,网晒自己的“私人生活”。画糗事的,画感情的,画家居生活的,甚至画“性”事的,一股脑冒出来,终于演变成轰轰烈烈的国内私绘本潮流。而“兔斯基”系列,便是夹杂在这股潮流中爆发的。
中国式私绘本套路,基本都是加点自己的私事体验,加点并无太多技术含量的小常识,再加点恶搞的糗事笑话。这种私绘本,完全不同于老式的讽刺幽默,又不同于日式青春卡通漫画。主人公从形象到思维都很孩子气很亲切,甚至很傻、很搞笑,依稀是大话西游之后的网络恶搞文化的“余孽”。
私绘本有着固定的阅读人群,她们多数都是都市里的白领单身女性。“基本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他们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从这些漫画中,大家找到了一代人共同的记忆和生活感受。”高木直子系列绘本的版权编辑之一温雅告诉记者,这些私绘本中事无巨细的写实画风,让有着或者曾经有过类似经历的年轻女读者觉得找到了同道中人。她们还自称“米糕(高)”,在各个自组的读者俱乐部中交流感受。
《失物》:
被荒诞和恐怖炙烤
今晚,一场“邂逅英伦文坛新力量——英国新锐文学作家书友交流会”将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英国作家凯瑟琳·欧弗林就是这次交流会的主角之一。她在国内最新出版的作品是《失物》,第二部小说《未知归处》也即将出版。
凯瑟琳曾经当过记者,网站编辑,还在多个购物中心打过工。2007年,凯瑟琳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在唱片公司打工的际遇为线索,写下了其首部小说《失物》。小说以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小女孩失踪的故事深刻揭露了现代人生活的无奈与空虚。创作此书时,凯瑟琳还是一名普通邮递员,手稿不停地被退回,凯瑟琳不停地继续邮递。最终,《失物》不仅摆在了书摊上,而且不断获得好评,被评论家们称为“将幽默与苦难融为一体的伟大小说”、“用荒诞和恐怖的手法来炙烤我们这个消费主义至上的社会”,获得2007年著名的科茨塔图书奖,入围2007年《卫报》最佳处女作图书奖,甚至一路突围,闯进了英国最权威的布克奖和橘子奖最终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