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平板电脑=数字化未来
■ 商报记者 晓 雪
坏消息再次光临!拥有86年历史的米高梅公司(MGM)于11月3日宣布破产,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影业帝国就如其电影《乱世佳人》的片名那样,即将“gone with the wind”。
当众多影迷们担心米高梅金字招牌《007》系列电影将何去何从时,媒体人却再次发问:传统媒体行业难道真的寿终正寝了?好在这些坏消息都是从美国传来的。
百年老店倒台与我们的未来
往前推14个月,美国《读者文摘》申请破产。《读者文摘》创刊于1922年,米高梅成立于1924年,前后脚诞生。从此刻往前推,几乎每个月都有关于传统媒体的坏消息,多得我们已经有些麻木。
分析两年来几乎所有“倒台”的传媒品牌的失落原因,都离不开与新技术、新媒体勃兴的关系。于是,简单甚至武断地将所有的这种“关张”都归咎于新媒体的冲击,已经成为流行。加上乔布斯的新发明iPad,在纸媒濒临全线沦落的当口,至少杂志出版商好像抓住了平板电脑这根稻草,当中以堪称“技术狂热分子失乐园”的美国《连线》杂志为首。
中国同行们也感受到了iPad的狂热,在坐而论道了多年的数字化命题上好像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于是再谈期刊数字化,言必称iPad。然而,我们必须要问,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就是未来的期刊数字化吗?品牌期刊在iPad上的成功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移动阅读的其他形态潜力又如何?
11月初,《第一财经周刊》iPad版电子杂志上线,单期定价0.99美元,全年定价14.99美元,自此海外读者也能很方便地通过App Store购买杂志;11月11日,现代传播旗下《周末画报》为iPad特别定制的iWeekly上线,先期免费下载。而在此之前,国内不少有实力的杂志都开始试水iPad版。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