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连线》杂志近年来一直在鼓吹一个思想,技术是有生命力的,今天媒体的变化好像在不断印证这一点。同样,改版后的《新世纪周刊》把网络、电子报、视频作为重要的营销引擎,公司架构上,专设网络编辑部和视频部,两大部门管理层和员工加起来将近30人。官方网站财新网引入社交网络、微博和视频等网络技术,同时,通过腾讯QQ进行日常营销。这已完全迥异于传统的杂志制作与销售方式,这是技术推动的结果。
不过,谈到期刊的数字化,我们不能总局限在iPad或iPhone上,网络视频、网络电视、二维码技术等,都有可能成为推动期刊在数字信息时代的创新步伐,这是刚刚出版的《2010全球杂志创新报告》的核心思想。
对于国内杂志出版商来说,既要正视技术推动的数字革命,还要看清楚期刊行业自身发展的生命周期和外来因素催化的不同。美国报刊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走完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纸媒领域能够赚的钱都已经赚尽。而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才只有二三十年。因此,面对苹果公司提供的机遇,业内人士已经形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详见本期《中国传媒周刊》C2版“新媒体化仁智之见”)。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