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文化价值

[ 来源:佚名    点击数:3401    时间:2010/4/24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二、“走向世界丛书”编辑的价值判断

 

从内容来说,“走向世界丛书”先后一共出了36种,从36个不同的侧面或断面,反映了19世纪中国由闭关自守到逐步开放的历史。这段历史“既是文化交流史,又是人民生活史;既是外交史,又是政治史;既是‘西学东渐’史,又是变革维新史”。[4

 

它是文化交流史,如钱单士厘的《归潜记》,便是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希腊、罗马神话的著作。其中《宙斯》一篇更是中国人研究西方神话的开山之作。又如张德彝在《航海述奇》中详细描写并介绍了自己第一次见到蒸汽机、自动升降机(书中称为“自行屋”)、火车等当时在中国根本不可能看到的“先进”机器的一些情况。它是人民生活史,如黎庶昌的《西洋杂志》,详细描写所见19世纪西班牙和美、法等国人民的生活,简直可说是一卷色彩绚丽的西洋风俗图。黎庶昌详细描写了马德里人民纪念西班牙诗人卡尔德隆逝世200周年的庆祝活动,从纪念诗文到盛大游行,从专车表演到派发诗文等等。它是外交史,如志刚的《初使泰西记》,叙述他于18681870年,作为中国第一个派往欧美的外交使团的大臣,到美、英、法、比利时、普鲁士、丹麦、瑞典、荷兰、俄、意、西班牙等国呈递国书,进行谈判的情形。它是政治史,如张德彝的《随使法国记》,记录了他在18701872年作为崇厚的译员到巴黎亲身经历巴黎公社的事情。这也是唯一的由中国人撰写的巴黎公社目击记。在书中,他逐日记载了在巴黎、凡尔赛等处的见闻,其中有很多珍贵的史料。它是“西学东渐”史,如容闳的回忆录就以《西学东渐记》作为中文书名;而徐建寅的《欧游杂录》,记述他1879年由李鸿章派往德国订购铁甲兵船,同时考察兵工、机械、化学、采矿等企业的情形。[5]丛书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丛书对现实所具有的警醒和启示意义则是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有论者指出:“这套书很有些‘应时’,尤其在我们所说‘思想解放’的初期,由这套书里所选择的晚清国人看世界的不同感受,表明对政局及现实的态度,用意在借旧人之笔说今日之况,将昏庸与明智展示给世人。稍作回顾当可知那个时代与今天的开放程度相差甚大。”事实上,钟叔河编书,“皆有寄托,其编辑思想伏有曲笔”。[6

 

“走向世界丛书”中各个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出国记录,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先驱们从“变器”到“变法”,由“变法”而“革命”的学习过程。张德彝在《航海述奇》中,详细描写了他在马赛到巴黎途中第一次见到的“火轮车”(火车)、“行车铁辙”(铁道)和“沿途待客厅”(车站),并且当下他就认识到建造铁路对国家对人民的重要性。这也说明,新事物会带来新思想,而这正是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主要收获。徐建寅的《欧游杂记》共记录了60多种当时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机器设备,并且还记载了关于工厂管理、各国议会政治的资料。回国后,徐建寅立即积极投入康有为领导的变法维新运动。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从探索生产合理化开始,走到了探索政治合理化这条道路的。著名的改良主义政论家薛福成,在《出使四国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出使欧洲期间亲身考察西方国家的议院、学校、监狱、医院和街道的经历。他的认识和理解就已经大大超出造船制械、声光化电的水平了。到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等人走出国门时,就有了更加明确的政治目的。[7]“走向世界丛书”不仅证明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时由“器”到“法”的过程,而且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尽管他们(丛书各书作者)有的是由洋人提携,有的是由官家派遣,谈不到自由选择,但只要亲历了西方,就不会不接触和了解近代文明,也就不可能不在中国发生影响。”[8]对于这些有意或无意迈出国门的中国人来说,在相对发达许多的西方国家的经历不能不使他们萌生某种进化意识:要想摆脱落后挨打的境地,实现强国富民,实现现代化,就不能不走向并融入世界。

 

钟叔河在爬梳一堆堆尘封的史料时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无疑是基于他对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的深沉思考的。钟叔河到出版社时,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年造神运动所造成的迷雾才得以廓清,全国进入了思想解放的新阶段。中国人再一次开始了“走向世界”的征途,“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钟叔河看到了“中国文化有独特的性质,那就是我们的保守能力非常强。这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的文化因为内向,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几千年以来,都是很顽固地拒绝外来的文化”,“我们的问题就是出在太封闭、太固步自封了”。[9]当20世纪80年代的各种“文化热”相继流行,钟叔河别出心裁地向故纸堆寻找答案,目的就是强调“改革不仅要克服体制上的障碍,经济上的束缚,还有更多的是人内心思想上的问题”[10],让人们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这种开放是要从思想上抛弃封建封闭的弱点,实现中国真正的现代化。艺术评论家李公明说:“上世纪70年代末,在刚从文化禁锢和思想专制的重压下挣脱出来的中国,出版界面对的是思想资源的贫瘠、知识与学术园地荒芜的状况,刚苏醒过来的中国知识界确是一片四顾苍茫。我认为以历史的眼光来看,他(钟叔河)作为出版家的识见和功绩远在于作为文人之上。”这也是“走向世界丛书”一出版就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它“以‘走向世界’的视野和烛光而冲破争取民主、自由道路上的重重障碍”[11]。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盗印取代盗版成出版市场黑金王

  • 下一篇文章: 树编辑者之楷模 立出版家之丰碑
  • 策划组稿业务介绍】【设计制作业务介绍
     最新5篇热点文章
  • 读了这些书,谁都能写好今年…[3643]
  • 2019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6822]
  • 2019阅文女频年度好书榜日前…[16533]
  • 2019图书市场报告发布:新书…[2850]
  • 北京阅读季:北京阅读空间漫…[6579]
  •  
     最新5篇推荐文章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员工培…[10338]
  • 企业出书案例展示:《华夏银…[9218]
  • 本公司企业出书业务介绍[63893]
  • 科普类读物插画选登(单色灰度…[10922]
  • 健康科普类读物内文插画2[10862]
  •  
     相 关 文 章
  • 中青布鲁姆斯伯里公司成立 首…[1839]
  • 3小时订单破千万!2020浙江省…[1699]
  • 培养阅读力是塑造孩子学习力…[1969]
  • 中少总社“父母学习计划”燕…[1677]
  • 2020年10月中国青年阅读指数…[1716]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0 北京汉图图书公司        站长:冰河        页面执行时间:78.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