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也因此,出版人叶匡政呼吁,作者和出版商需要在真实中共谋生存。专业者通常出于兴趣,而不是市场需求写作;出版方需要将各种真实信息告诉作者,而不是在信息虚假中互相隐瞒。作品出版后,出版方需要整理数据,搜集评价,及时回馈,并给作者传达意见。只有这样,作者才能对市场做到尽可能客观的了解。
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作家的成熟需要出版人的成熟,出版人的成熟首先表现在其专业化和观念的成熟。市场会越来越严酷,不专业的出版人逐渐被淘汰,而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功的出版人,作家自然会主动寻找,并从而在跟随者中诞生更多的成功者。
链接
兰登书屋创始人贝内特·瑟夫的《我与兰登书屋》(三联书店初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一度成为众多中国青年出版人的圣经。他投身出版业40年,从收购现代文库丛书开始,使兰登书屋逐步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出版集团。他将文化气质和企业家精神完美组合,他有敏锐的鉴赏力,令人惊叹的策划能力,他精明但忠诚,他得到大众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为了对作家的承诺,他放弃出版尤金生前的自传式剧本,即便这本书成为畅销书,他从不后悔。他热爱福克纳,即便作家潦倒,作品无人喝彩,但他坚持出版,直到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成名。他见过作家因版税之争将咖啡泼到出版人脸上,被教育说“每个作者都是狗娘养的”,他也热爱他的作家,即便是小差遣也愿意去做,但对达不到出版要求的图书,他一口拒绝。
他说,优秀的编辑就像优秀的作家一样,必须天生就有某些不可或缺的才能,譬如良好的记忆力和想象力?熏广泛的兴趣,流畅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对综合知识有一定的储备。还要广泛阅读,才能鉴别、欣赏写作的好坏,但也必须有一定的市场感觉,如果没有市场需求,任何一家出版社都无法生存。
他认为编辑的最重要职责之一是努力在维护作者权益和出版社利益之间获得平衡,和作者融洽相处,为出版社增添新的作者。一个朋友众多、人缘很好的编辑,显然比一个虽然具备很多才能但不喜交际的编辑机会多得多。
优秀的出版人应该像他一样,不是跟风,不是媚俗,更不是剽窃,而是能深刻洞察文化趋势,并能自信又不失责任地引导这种方向前进。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