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作室 讯:
在李芳看来,人才队伍建设是出版社的发展基石,要着力锻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业务本领高强、工作作风优良的编辑出版团队。 “首席编辑负责制”是上海交大社此次改革的重头戏。首席编辑负责制是以首席编辑为核心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以成本效益核算为核心进行财力资源配置、以树立出版品牌为核心进行书号资源配置的编辑管理机制。建设学科化的编辑团队是首席编辑的重要职责。此外,首席编辑要对本团队选题进行申报与管理,对书稿的政治导向、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把关,重点是在相关学科领域和选题方向上打造有规模、成特色的品牌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大社今年增设了两个社长助理岗位,分别负责编发融合和专业营销。李芳认为,适应未来发展的编辑应该是“全流程的”,策划要贯通参与编辑、生产、营销、推广各个环节。编辑和发行的边界逐渐模糊,共同面对市场,不再是各自为战。为此,上海交大社将通过建立一系列机制和制度,打造若干项目团队,以点带面,最终倒逼编辑和营销的融合。她将编发融合形象地总结为“四个一”工程:遴选一组产品,编辑、营销、发行合力将其打造为融合出版项目;打造一支队伍,实现若干小团队在市场营销和数字出版方面的融合发展;完善一系列制度,主导制定营销制度和项目评估细则等,用制度推进决策的更好实施;明确一套奖励机制,激发团队的主动性。 人才强社,离不开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大社形成了新员工培训体系化、编辑培训常态化和核心骨干培养国际化的机制。新员工是出版业发展的源头活水,通过成体系的入职培训和团建活动,将引导新员工迅速熟悉出版业务,融入团队。出版质量是当前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海交大社一方面进行常态化的编校质量培训,另一方面结合自身需求,量身订制专题培训,同时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内部学习交流活动,三管齐下提升编辑业务水平。海外培训是上海交大社的一个特色,“每年我们都要派出业务骨干到国际著名出版集团进行培训和学习,开拓眼界,提高能力,海外培训机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今后还将延续下去。” 李芳表示:“上海交大社的目标是要成为更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出版社,同时提升国际知名度,全社的工作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寻路未来,大学出版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紧紧围绕‘抓质量、出精品、强内涵、聚人心、稳发展’的工作核心,着力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出版质量、凝练出版特色、强化品牌影响,前景就将无比广阔。” (本文编辑:李静)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