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微信,请扫二维码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冰河图书工作室 >> 联系我们 >> 【出版资源】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个性化图书工作室频出,纸质出版业“变阵”再战数字时代

[ 来源:佚名    点击数:662    时间:2017/8/25    编辑:冰河 ]
冰河文化图书策划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编辑组稿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加工修订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图书插画业务介绍 冰河文化个人出书业务介绍

 

 

图书工作室 讯:

  大而全的出版机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时,个性化的工作室似乎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新经典文化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图书公司,中信出版集团早在二年前就开始试水“分社”、“工作室”的模式。“大的放大,小的精细化”,中信出版社上海公司总经理施宏俊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总结。

  2014年,中信出版集团陆续成立了“财经分社”、“经管分社”、“大众分社”、“文艺社”、“财经优品工作室”、“扬声工作室”、“新思文化工作室”、“国学精粹工作室”、针对少儿读物的“小中信事业部”等十多个小团队。其中“分社”的规模较“工作室”规模大一些,各分社与工作室侧重点均有不同。

  施宏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运营角度来看,主要看核心能力在哪里。中信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就放大中信的渠道能力、推广能力。让小的工作室做品牌、做策划,有的工作室可能只需要2,3人即可。再将这些工作室、分社的内容放到中信大平台上营销、发行,各有所长,我想今后图书出版行业应该会是这样彼此结合的趋势。”

  打造大平台是中信出版集团的“野心”。从板块来看,中信出版集团将业务分为内容中心、内容分发平台,以及增值服务平台。中信出版社及旗下各个“分社”与“工作室”即属于内容中心。

  纸质书籍要在数字时代的暴风骤雨下良性生存,无疑需要将压力转化为驱策力。“面向未来的出版,是带温度的知识分享,是终身的人文教养”,施宏俊认为抱有这样的信念是将纸质书籍做长远的必要条件。

  2016年1月,中信出版集团成立上海分公司。根据介绍,中信出版集团上海公司旨在成为为策划人构建创意的出版平台,同时推出中信书院,推动全媒体阅读传播与教育培训,此外还提供移动互联网社区化阅读产品。

  施宏俊认为:“纸本书方兴未艾,生活方式书店是新未来,全球出版业只是刚刚复苏”。据悉,中信出版集团上海公司还将尝试“书+咖啡+阅读生活”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的书店新模式。

  奋斗在一线的书商们如此“折腾”,你相信纸质书能在数字时代夺得一片空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