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而表2则具体梳理了部分民营出版策划机构投资项目,可以看出,民营出版策划机构获得融资之后的主要用途,第一是打造影视剧、游戏IP,第二是收购海外出版社,第三是进入金融、游戏等与传统出版相隔较远的领域。也有一些早期的投资项目未能列入,比如2013年新经典获得红杉资本1.5亿元投资之后,曾经大举收购民营渠道,这使得新经典获得了渠道方面的强势话语权。

但与国有出版企业不同,民营出版策划机构投资的影视剧,大多是面向市场的热播剧。但是影视市场风云莫测,投资与收入不成正比。与国有出版企业相比,民营出版策划机构更敢于“冒险”;或者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他们很容易成为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炮灰”。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他们融资的风光,一方面也要看到背后的风险。毕竟,拿了人家的钱,要给予一定的回报。比如新华先锋接受中南文化现金收购的时候,有相应的业绩承诺,新华先锋 2016年度、201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3750万元、4687.5万元;尤其是在IP方面,新华先锋在2016年度、2017度年实现的净利润中影视、网络、游戏、综艺节目等改编权和衍生权利IP开发和衍生版权(不含图书出版收益)产生的利润占2016年度、2017年度净利润的比例不低于50%、60%。压力与风险并存。
机制灵活,两极分化愈演愈烈
民营出版策划机构获得融资的案例不断增多,原因为何?
第一,是民营出版策划机构的体制与国有出版机构不同,束缚较少,人员安排和经营体制更为灵活。甚至有很多民营出版策划机构来自于广告、影视等行业,想象力更加丰富,在市场化竞争中更容易取得突破。
第二,得到融资的这些民营出版策划机构,大多数都有优质而响亮的图书品牌,获得了优秀的经营业绩。例如新经典、九久读书人、读客,其图书在市场上都有较好的品牌辨识度,容易获得投资方认可。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