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读者运营是出版社品牌构建的关键一环
或许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是出版社来做这样的一个活动?事实上,这并非一时兴起,背后呈现出来的是我们基于新媒体平台的读者运营策略。
我们在运营出版社的各个新媒体平台时,就常常在想,比拼内容和流量,我们和那些大号相比差距太大,那我们的优势究竟在哪里?读者浏览完我们每天推送的文章后,除了分享和点赞之外,还能留下什么痕迹?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渐渐发现,内容运营其实是读者运营的一部分,内容运营应该为读者运营服务。
在我们看来,出版社有内容优势,但内容不会自己凭空地和读者产生连接,我们希望可以以内容为出发点,引起读者的思考、讨论和行动,从平面到立体,使我们与读者之间发生关系,从线上到线下构成一个系统。只有和读者产生连接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内容,而通过让大家一起做一件事儿,才会让读者对出版社的品牌更了解,更有黏性。
正如在这次“加油!书店”的活动中,我们首先基于内容,和感兴趣的读者发生了浅层次的连接,然后通过收集1300多位读者和书店的故事,基于这些故事来召集更大范围内的读者产生群体行动,在8月20日当天成为我们活动的共同行动人。
在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还收集到了读者们发来的近百篇优质的文章,围绕着这些读者和读者产生的内容,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而这正是我们在读者运营上想要实现的目标:基于内容召集读者产生群体行动,真正让读者变成出版社品牌的共同行动人,认同我们品牌的人格、以及倡导的东西,而这也正是读者运营和品牌构建的关系。

未来,如何制造更多有价值的连接
我常常在想,对于出版社而言,新媒体运营究竟是在运营什么?
追溯到互联网的出现,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让信息的传递变得更有效率,让人与人的连接变得更加简单。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打破了这种时空上的局限,人们随时随都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而“新媒体”恰恰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所应运而生的新的媒介和平台,借助所谓的“新媒体”,可以让人们更有效率地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地与世界上的人事物产生联系。
所以,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在做的事情,那应该是:我们希望借助“新媒体”,制造更多有价值的连接。可能是人与信息的连接,可能是人与书的连接,可能是人与知识的连接,可能是人与社群的连接,可能是人与人的连接。
年初,我们开始在线上搭建出版社的书友群,是希望借助即时通讯的工具,让我们和读者之间、让读者彼此之间有更多、更快捷、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这里,我们希望制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后来,我们从3月开始组织图书漂读的活动,一个个基于一本书而搭建起来的漂读小组,一次次人与人之间的图书传递,一份份经过阅读后的思考而书写下的读书笔记,数月下来,上百位读者和我们一起完成了14期图书漂读。在这里,我们希望制造的是人与人、人与书、人与社群、人与知识的连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