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工作室 讯:
从出版“菜鸟”到营销达人
刚刚接到《出版商务周报》记者的采访邀请,我真的是感到受宠若惊。说到我的从业经历,在各位同行前辈面前我诚惶诚恐,因为截止到今天我入职还不满一年。我经常说自己就是职场里的一只“小菜鸟”,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但是说实话,“小菜鸟”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跟前辈探讨问题、学习经验,大胆地尝试创新、应对挫折,凭借零经验在营销编辑的岗位上“折腾”。想到这里我好像也坦然了一些,但或许正是凭借我是“小菜鸟”的这一优势,才让我得到了这一次的采访邀约。
2016年初夏,我来到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简称“辽少社”)参加面试。当时我还是一名刚从新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对出版行业了解较少,只是打心眼里觉得编辑是一个非常让人敬佩的职业,觉得能在一本书上落上自己的名字是一件非常光荣、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我面试了文字编辑的岗位。几天后,我非常欣喜地接到录取通知,成为辽少社的一员。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的岗位竟然是营销编辑,听说这样的岗位安排是因为领导感觉我的性格比较开朗,更适合营销编辑岗位。虽然当时我还不太了解这与文字编辑的具体差别在哪,但是我欣然接受了这个岗位,2016年7月1日,我正式上岗了。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营销编辑姚睿瑄
“小菜鸟”的职场打拼记
作为一名营销编辑,经过我对近一年工作的总结和梳理,我主要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与媒体的沟通与联络。向媒体朋友传达本社的活动消息、新书信息。二是参与新书的营销与宣传。配合编辑为新书做推广,设计广告文案等。三是与社群搭建联系,挑选适合的书目,为他们提供图书的详细信息,沟通折扣等细节问题,进行社群营销。四是自媒体维护,关注本社日常新闻及新书,编写文案在本社官方微信上发布。五是对接集团宣传部。负责上传下达、信息统计还有日常供稿。传达集团宣传部的文件、通知,每月上报本社新书、重点书、获奖书等图书信息。六是展会活动策划、主持。七是推广社里“辽少编辑讲故事”活动,走进学校、书店、图书馆等地,为孩子们带去本社的优秀故事。
其实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突破。最让我感到欣喜的就是听到同行对我说感觉最近辽少社比以前更加活跃了,虽然我知道辽少社给别人这样一种全新的印象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或者说我只贡献了其中很少一部分的力量,但是能听到这样的评价我总觉得像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肯定。
我在营销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属我们社2017年的重磅产品“迪士尼纸板书系列”,这是我们社经过很多努力才拿到的美国迪士尼官方授权纸板书,而且是国内首家。为了将产品特色全部呈现给读者,我们把商品详情页的制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文案加图片修改了10余次,从编辑到社长,从营销到发行,几个部门的同事连续几天加班加点,甚至有的同事加班到凌晨才回家。看到领导和同事对于这一项细微的工作都如此重视,让我对于营销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一本书的成功不可能是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凝结了很多个人很多个日夜的努力。营销仅仅是这其中的一环,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我的工作中,我认为最有趣的工作内容就是做“辽少编辑讲故事”活动,当活动中一个个“小可爱”读者认真看着我时,我觉得我的心都融化了。每次接到讲座邀约,我都会认真地筛选书目,选出我喜欢的、小朋友们可能也会喜欢的图书。为了能让现场的效果更好,我会提前做好PPT,想好和小朋友们互动的话题,有时我还会带去小礼物与他们分享。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动,我每次都会在讲座开始前架上手机进行直播,为此我还特意调查了各直播软件的受众情况,后来决定使用“映客App”。事实证明,这样的宣传效果确实不错,因为在一次直播后我发现当天观看直播的网友居然有19000多人,这个数字令我震惊,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做这份工作的信心。虽然“辽少编辑讲故事”是个公益性的工作,也会占用我的休息时间,但是每当我想到这可以让更多的小朋友接触到好书、让我们出版社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我就感觉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1] [2] [3] 下一页
|